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还原革命关键节点,传承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发挥教育部高校“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2025年6月28日,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原突围纪念馆成功举办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马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青马班学生、马院教师以及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等30余人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

一、旧址忆恩来往昔,东正述岁月故事
6月28日下午,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国共和平谈判旧址,陈列其间的席位、桌椅等物件,瞬间凭借其承载的厚重历史信息,将实践团成员的思绪拉回到那段硝烟弥漫、波澜壮阔且满是峥嵘回忆的革命岁月之中。成员们驻足凝视,指尖轻触斑驳桌面的瞬间,79年前,国共两党代表间话语交锋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浮现。看着这些历史物件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大家深受触动,真切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运筹帷幄的斗争智慧。

二、探寻展馆峥嵘史,铭记突围壮阔程
在参观完谈判旧址后,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向中原突围纪念馆,场馆前的广场上陈列着战斗机、坦克、榴弹炮等早已退役的军事武器,斑驳的锈迹犹如岁月的史官,静静伫立,悠悠诉说着往昔那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

踏入纪念馆,师生们依次参观战略坚持、中原突围等六大主题展区。锈迹斑斑的自制武器、布满补丁的旧军装,无声诉说着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全景沙盘与动态战役图谱,逼真还原1946年我军以5万兵力突破30万敌军封锁的惊险场景。“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眼前的实物,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一位学生感慨道,“中原突围精神中顾全大局、百折不挠的品质,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奋勇前行的力量。”这场沉浸式的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红色基因的深厚内涵,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三、细听党课砺初心,共话突围践使命
沉浸式参观中原突围纪念馆后,实践团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思索,走进专题微党课课堂。中原突围纪念馆资深讲师借助丰富且详实的史料,融合沙盘推演与影像资料,将中原突围战役中“突破重围、以少胜多”的壮阔历程鲜活地展现出来。
通过讲师的讲述,中原突围精神内核——“顾全大局的政治品格、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愈发清晰可感,并在每位成员心中激荡起深沉共鸣。
党课结束后,带队老师们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多年的党史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出发,为同学们作了深入指导。老师们强调,中原突围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激励当代青年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希望大家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勇毅前行。老师们真挚的话语与殷切的期望,为此次学习活动注入了新的思考维度。

随后,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分享活动感悟。某学生代表发表感言道:“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学习中原突围精神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将铭记历史,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四、翰墨颂突围精神,题字传红色印记
在微党课现场,一段充满文化温度与红色情怀的互动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一幅来自大悟县的书法家、退伍军人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被赠予中原突围纪念馆。笔锋游走间,“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中原突围精神”的字迹跃然纸上。王炳文馆长郑重接过题字作品,真挚表示:“这幅书法作品意义非凡,它是艺术与红色精神的交融,我们定会将这份饱含深情的墨宝妥善珍藏、展出,让更多人在笔墨韵味中感悟中原突围的伟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现场掌声雷动,红色文化的生生不息与深厚力量在此刻渗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此次实践活动,将“行走”与“讲述”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入实景。斑驳的历史文物、生动的微党课,拉近了同学们与革命年代的距离。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信念,在情感共鸣中汲取力量。相信这份从红色热土上获得的精神滋养,将成为照亮青年追梦之路的光,也必将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提供鲜活范例。
【编辑:张玲 责编:夏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