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陈艳红 发布时间:2025-11-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11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陈艳红、周发银、李宝等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程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陈艳红老师主持。
陈艳红老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主题进行研讨,与各位老师分享教学方式与主题理解。老师们结合自身授课经验,聚焦课程重点难点展开热烈交流。陈艳红老师提出,应紧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纪念节点,精选典型史料与影像素材,强化“史料实证+价值引领”的双线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周发银老师围绕教学方法创新分享心得,建议引入地方红色资源案例,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通过“历史情境再现”“热点问题研讨”等形式提升课堂吸引力。李宝老师则针对学情特点,强调要优化教学节奏设计,在复杂历史脉络讲解中搭建清晰逻辑框架,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主线。此外,老师们还就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实践教学拓展等问题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集体备课搭建了互学互鉴的良好平台,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凝聚了育人合力。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教学方向,为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常态化集体备课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协同提升,着力打造既有历史纵深度又有时代穿透力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思想理论支撑。
【编辑:张思雨 责编:张玲 终审:夏金元】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