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校领导为新生讲授思政课:树立汉师自信 收获精彩人生

来源:学工办 作者:陈静怡 发布时间:2025-11-13

“汉师的过去需要你们去了解,汉师的现在需要你们去珍惜,汉师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11月12日晚,我校崇文楼C101报告厅座无虚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斌在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题为《树立汉师自信 收获精彩人生》的专题思政课,以校史为基、以精神为魂,为新生们上了入学后的重要一课。

课程围绕“坚定汉师自信、牢记汉师校训、弘扬汉师精神、堪当时代新人”四个核心维度展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讲授生动。吴红斌首先带领新生回望学校的绵长文脉及120余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程,从建校初心到发展变迁,从办学成果到社会贡献,系统梳理了汉师跨越世纪的光辉足迹;同时结合十堰的城市特质,引导新生深刻理解学校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紧密联系,进而树立校史自信、文化自信、贡献自信和专业自信。

‘汉师自信’不是抽象的口号,它蕴藏在百年校史的每一页篇章里,更凝结在无数汉师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的奋斗故事中。”吴红斌以详实的案例为支撑,结合学校的光荣传统、优秀校友事迹、标志性办学成果及特色育人活动,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立德、启智、修能、笃行”的校训内涵。他强调,这八字校训源于百廿办学实践,是历代汉师人教育智慧的结晶,既是师生立身治学的行为准则,更是学校精神的核心浓缩。

谈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汉师精神,吴红斌指出,这是学校在120余年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的灵魂旗帜。从艰苦创业时期的坚韧不拔,到改革发展阶段的锐意进取,汉师精神始终是学校战胜困难、行稳致远的宝贵财富,更应成为每一位汉师学子传承延续的精神基因,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向新时代青年学子,吴红斌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以校史为“教科书”,从百年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校训为“指南针”,厚植文化底蕴、明确发展目标;以汉师精神为“动力源”,锤炼过硬本领、夯实成长根基,同时注重身心健康、做到内外兼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汉师人,在学校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党委书记夏金元表示,这堂思政课既有温度、有情怀,又有深度、有力量,为新生带来了思想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他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消化领会、深化思考感悟,将课上所学转化为爱校荣校的实际行动,从规范日常言行、勤奋刻苦学习等身边事做起,真正让思政课的思想养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不辜负学校的殷切期盼。

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及2025级大一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编辑:张思雨 一审:欧珠拉姆 责编:张玲 终审:夏金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