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解码“空”与“科”:马列经典研习社第三次读书活动 深入学习恩格斯著作

来源: 作者:吕悦彤 发布时间:2025-09-21

9月19日19:00,马列经典研习社在求真楼604举办第三次读书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彭川老师,围绕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展开专业讲解,全体社员共同参与研讨交流。

活动中,彭川老师围绕著作背景、创作目的及核心内容展开讲解。她系统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还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历史贡献,即凭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并提及该书对后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变革的重要启发意义。

12DD2

彭老师特别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完这本书不仅帮我们看清批判资本主义、构想理想社会的价值,更关键的是,通过读懂这本书,能帮我们更透彻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也为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打下扎实基础。

读懂这本书,能帮我们更透彻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也为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打下扎实基础。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这份理论认知,也让马列经典研习社的学习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社员有感:


听完彭川老师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讲解,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尤其对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局限感触颇深。 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在资本主义弊端初显的时代,敏锐地洞察到贫富差距、剥削压迫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公平社会、保障人民权益的理想蓝图。他们的理念虽因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和现实实践路径,最终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但这份对人类解放的追求,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彭川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这让我看到了先驱者们的理想主义光芒。 同时,彭川老师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引发了我们的深思。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根本缺陷是什么?我们一同探讨,得到了小小的成果。理论贡献: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其中的局限性: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找不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这次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坚定了以科学态度追求理想、服务社会的信念。

——祝昕雅


在彭川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让我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有了本质飞跃。书中清晰梳理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的脉络,让我明白二者的核心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虽揭露资本主义弊病、描绘理想社会蓝图,却缺乏科学理论支撑;而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资本主义运行秘密,让社会主义成为可实现的科学理论。这不仅是理论的演进,更指引我们看清社会发展方向。它让我意识到,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也更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必然性,激励我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社会发展,坚定对科学理论的信仰。这次活动也让我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左婷婷


听完彭川老师的读书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从模糊概念变得清晰具体。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的构想,虽充满对公平社会的向往,却因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终究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让社会主义有了现实根基——它不再是主观幻想,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刻剖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路径。这让我明白,科学的理论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于对现实的精准洞察。如今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更能体会到“科学”二字的重量,也更坚信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的正确性。

——宋钰莹


【编辑:张玲 责编:夏金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