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新大会上的致辞

来源: 作者:秦在东 发布时间:2025-09-08

尊敬吴校长、王校长,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喜气洋洋。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天洋溢着热烈而喜庆的气氛——我们迎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级新同学。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来到马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成为马院大家庭的新成员。

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级同学开启人生新的篇章。祝贺同学们,开启了“孕育各种可能”的大学历程;祝贺老师们,又迎来了一批“成就各种可能”的优秀学生。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汉江师范学院是一片“孕育各种可能”的沃土;汉师马院是一个“成就各种可能”的熔炉!恭喜同学们的明智选择。

  我比同学们早来马院四个多月,也是马院这个温暖大家庭的新成员。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和2025级同学共同思考三个问题,同时我也给出一点建议:

第一个问题是:你所知道的大学功能和意义是什么?

在中国,上大学几乎是每个有志青年的梦想和夙愿。大家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大学为何而存在?大学是干什么的?你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上大学之前,曾问过一位长者,他告诉我说大学就是一个有很多时间安静读书的场所。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人们对大学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大学既是生产知识的工厂,也是出品知识的市场;也有人说,大学既是名流汇集的名利场,也是角色蜕变的演艺场;还有人说,大学既是超级充电站,也是超级操作系统。图书馆是云存储,校友网络是互联网……说法很多,反映了人们看问题的视角各不相同。但是我今天却要说,大学最核心的功能与意义,在于为大学生塑造思维方式,冶炼做人格局,端正处事品行,加速梦想成真。当然,更在于坚定大学生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笃信与追求,引导他们为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进程贡献力量。归结为一句话,大学的功能与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在于价值引领和思想导航。更通俗地讲,大学的意义既在乎你学到了什么,更在乎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因此我建议,你们要在坚守和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还要厚植多元与包容的学习观和成才观。为此,首先要把书读好,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列宁的话讲,要善于用全人类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要学会思考,有一点超前思维,认真思量思量你将把自己淬炼成什么样的人才。从未来人才需求的角度讲,新世纪人才应该是智商好、情商高、灵商优的“全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更高屋建瓴,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第二个问题:大学生活该如何渡过才算是有意义?

同学们来大学之前或许构想过大学生活的各种情景。是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作为大学教师迄今已有43年。我曾做过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中层领导干部,现在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在大学执教的生涯中,我特别关注、也比较了解大学生的“市井生活”。我目睹的大学生的“市井”现状是这样的:每天过得既辛苦又疲惫,既亢奋又焦虑。很多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开始规划转去热门专业、刷高绩点,为保研或考研铺路。不少人起早贪黑泡在图书馆,埋头读书背书,只为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不少同学在教室里上课的常态是:打开手机或打开笔记本电脑做自己的事,所谓的“自己的事”就是“与考研或考公有关的事”。无论课程是必修还是选修,只要不是考研目标院校的必考科目、与考研关联不大,就“人在心不在”。很多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研或考公,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作为前辈,我洞晓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某些现实因素的驱动,如: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文凭难以敲开优质用人单位的大门,“唯学历论”仍在盛行。另外,急功近利、精致利己的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然而我想说的是,上大学的意义不应止于记住知识点、考几个资格证。记住知识点与用知识武装头脑是两码事。正如我们在前面探究的结论所示,大学最核心的功能与意义,不在于你学到了什么,而在于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因此我建议,要过好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你们不妨把心态拓宽一些,多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种活动,多接触正能量强大的人,多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多深入社会生活,多旁听不同学科的前沿性课程,多阅读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多读经典名著,尤其要多读马列经典,多思考每日每月自己将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开发与激活,把自己淬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第三个问题:怎样才能学到真知识和真本领?

大学既是知识的集散地,也是知识创新的大本营。然而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可谓日新月异,无法估量。有一个外国的政治学者几年前曾做过一个统计,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政治学著作和发表的期刊文章,按一个人每天阅读1000字的速度计算,要花40年的时间才能读完。所以,我们对知识的认知要有新视野。对知识的认知要宽泛一点。不要把知识狭义地理解为书本知识,或从老师那里输出的知识,更不要功利化地解读为“唯有考试或考公涉及的知识才是知识”。知识有很多分类,专业知识很重要,专业之外的知识同样也很重要;源于真实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知识很重要,看似无用的知识也很重要。也就是说,大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不限于本专业和本学科的,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马院正在开展“马院有礼”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这个“礼”看似与你不相关,其实关联度大着咧!因为这个礼里面既蕴含着丰富的日常操行知识,也蕴含着精妙的人生智慧,更蕴含着高尚的理想信仰。古人有云:知礼者,仁者也。古时候的仁者,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受人敬重的社会精英。

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是一场充满着诸多变数的人生旅程。既有享受知识盛宴的欢悦,也有参与社团活动的乐趣;既有与同学交往的情深谊长,也有与老师交流的温暖时光;既有收获佳绩的成功机遇,也有可能挂科的潜在危机。无论遇到何种情形,你们都要稳住思想定力,学会把控好自己、安抚住自己,不要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旅途上掉链子,哪怕是迫于无奈而抛锚路边,也不要滞留太久,不要被前行的人甩得太远!愿你们在汉师这片知识乐园里,及时找准前行的方向或目标,找到自己的热爱,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永不迷失方向的“明白人”!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学有所成,智有所增,技有所获,德有所进。用我们马院的尺度来说,就是希望每一位同学成长为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手上有本领、脚下行得正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谢谢大家!

【编辑:张玲 责编:夏金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