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引发我院师生热烈反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7

4月25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考察调研,总书记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并殷切寄语广大青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更加坚定了全体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一、教师

1.符俊,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博士,讲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总书记对教师队伍的殷切希望让我印象深刻,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既着力培养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注重塑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作为一名思政课青年教师,我深受鼓舞,也深感工作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不忘对教育事业赤诚追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的“四为服务”教育方向,把对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2.郑坤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工党支部书记

拥抱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起世界一流大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美国的常春藤盟校和中国“清北复交”,这些高校大多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着不俗的实力和非凡的建树,而人文社科类高校,似乎与世界一流大学无缘。今天,这种现状即将被中国改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4月25日在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告诉我们,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见长,以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己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的中国人民大学,也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基于对自然科学的畸形倚重,西方判断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往往是出了多少诺贝尔奖得主。而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标准和模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对高校师生来说,这也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3.王襄渝,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会上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再次强调提出“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思政课质效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校马院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功申报了省级教研项目《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协同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运行方式,着力破解各学段思政课相互隔离、自闭自洽的难题,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

4.任莹,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助教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全程观摩、参与研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办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面对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开展高等教育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扎根中国大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服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希望为动力,上好思政课,做学生的引路人。

二、学生

1.张亚楠,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1901班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讲到: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前辈在忠诚担当、奉献贡献中抵达信仰。我辈青年风华正茂,当如光芒,如火炬,为党而亮,为国而燃。在成长过程中,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奋斗正当时。我们也一定会切实做到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对事业追求中。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党,不负国家与人民,让自己有一份热,去发一份光,真正成为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2.刘亚茹,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1901班学生

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察,既表现了对青年一代的关爱,又表现出对教育的重视。他对我们青年饱含着殷切的希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竭尽所能的认真对待学习是我们每位学生的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调整好思想高度,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思想对了,我们的方向才不会出现偏差,因此我们要时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有“千里眼”发现未来的中国精神,有“顺风耳”倾听大家的呼声,有“兔子腿”将我们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惧未来不定数的磨难,不怕当前学习生活的困难,时刻总结、时刻警醒,踏实奋斗,在实践中肩负初心使命。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3.李疆森,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1901班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总书记的发言激荡人心,这次在中国人民大学,习总书记再次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对于新时期的青年党员尤其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坚定政治立场,永远跟党走,在新征程上贡献出一份青春的力量。古人云: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我们青年一代更应该练就过硬的本领,勇于砥砺奋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不断奋斗的潮流之中,勇当开路先锋,感受时代脉搏,不负人民,不负党!

4.朱梦函,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1901班学生

以人民之名,做强国先锋

我们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着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面临这些困难和挑战,零零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肩扛大任的一代人,也是能扛大任的一代人。

正如习总书记所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之际,作为中国青年,必将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汲取百年历史积淀,头脑清晰,信念坚定,时刻从百年党史这本“生动教科书”汲取精神养分,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牢记习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的嘱托,投身社会实践,在倾听人民呼声、感应时代脉搏中实学实干,用奋斗实现价值,用责任回馈社会。

5.李美丽,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1901班学生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习近平总书记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在一声声寄语和教诲中,对青年给予了深厚的期望,给青年人的奋斗方向指明了道路。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重任,在不同的“战场”绽放绚丽的青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河南抗洪,退伍青年“退伍不褪色”,主动请缨加入抗洪一线;长沙望城区,青年学生巧手改造,彩绘废轮胎变乡村新玩具;安徽龙阳镇,一名研究生学子免费开展暑期义务课堂……他们用行动生动诠释了青年“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体青春风貌,让青春在平凡岗位中“赛”出彩闪光。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青年要始终秉持初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和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青年要练就过硬的素质、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新时代青年要以更加开放自信地姿态融入世界,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作为新时代青年人,还要继续奋斗精神,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更需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力的理想信念,在奋斗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责编:朱德宇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