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学姐学长有话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4

韦春雨的考研心路历程

考研的念头早在大一便悄然萌芽,可以说,它是我大学四年里最清晰也最坚定的目标。大三寒假,我开始琢磨考研的专业与院校,可那时的我,像掉进了迷茫与犹豫的漩涡。跨考还是坚守本专业?这个问题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让我纠结了两个多月。我四处求助,问家人、朋友、老师……却始终拿不定主意。眼看时间不等人,我索性先行动起来,一头扎进学习里。没想到,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答案渐渐清晰——我要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专业。这让我恍然明白:有些事想不清楚时,就先去做,行动自会给出答案。

到了五月,我又遇上一次关键抉择——更换报考学校。因为前期对信息了解不够透彻,后来才发现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竟有7本。以我当时的学习进度和习惯,实在没把握在7个月里把这7本书吃透。于是,我决定重新选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

暑假一到,我便全身心投入备考。每天的生活规律又充实:晚上十二点准时休息,早上八点起床,中午在图书馆眯一小时,学到晚上十点多,确保每天有8小时高效学习时间。同时,每周雷打不动运动两次,就怕生病耽误进度。连续学上四五天,累得扛不住时,就给自己放半天假;在图书馆待久了觉得闷,就出去透透气;遇到难题卡壳,就去书店翻翻相关书籍;偶尔觉得枯燥了,就拉上床帘,泡进电影里充充电。短暂的调整后,总能带着更饱满的劲儿回到书桌前。

备考时,我总给自己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把“好事会发生”当成口头禅,时时鼓励自己;手机壁纸设成录取通知书的样子,当作看得见的目标。每当背书顺、做题正确率高,考研的底气就足了几分。

当然,我也有焦虑到坐立难安的时候。看着身边同学背书比我快,自己专业课起步晚、进度慢,刷题正确率又不理想,难免会怕考不上。但转念一想,每个人报考的学校不同,学习方法也各异。便告诉自己:“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按自己的节奏打牢基础,有时候慢一点,反而更扎实。最后能成功上岸也印证了这点:这份“慢”,反倒让基础更稳。

临近考试,我倒没特别焦虑,依旧按部就班。保持规律饮食、充足睡眠,让身心处在最佳状态,比什么都重要。那时心里就一个念头:抓紧最后时间,多学一点是一点,“学到就是赚到”,就这么坚持到了考试结束。

如今回望这段考研路,愈发懂得:奖励从不在终点,而在过程里。这段旅程对我而言,早已超越了结果本身。即便最后没能上岸,我依然会满心感激地拥抱这段时光——它不是带着成长伤痛的记忆,而是起初尝着酸涩、却在过程中慢慢酿出甜味的日子。也是在这段旅程里,我撞见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原来我可以为了心中的目标,毫不犹豫地跨过重重阻碍;可以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时刻,把疲惫与焦虑都化作往前冲的力量。更珍贵的是,我收获了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作战、共赴理想的情谊。那些清晨图书馆前的互相打气,深夜自习室里的轻声探讨,都成了生命里最暖的印记,青春中最亮的色彩。

考研,是一场孤独却充满力量的自我修行。没有高考时师长的时时叮嘱,我们像独自照料幼苗的园丁,从翻土播种到静待花开,每一分付出,都刻着成长与蜕变的痕迹。想对每一位逐梦的同学说:人生的每段经历都是过程,终会有它的归宿。请一定坚持、再坚持,别轻易放弃——只有走到最后,才有可能撞见希望的曙光。愿我们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执笔为剑,一战成硕!

学生编辑:王琦琦  责编:夏金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