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4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使大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角色的转换;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

大学生活的适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难点

所学理论如何尽快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设计

教师讲授为主,提问讨论为辅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提问:步入大学前,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什么是大学

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0年代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教授说他欣赏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格言:“大家来学”。“大家来学”就是许多人走到一起来,组成集体,来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协调工作。大学提供一个场所,一种环境、一套条件,以便大家交流思想、激励意志、启发创新的思维,达到学习研究的目的。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地抗战时期降落道德之标准也。”

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直接源头是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始于19世纪末。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任务。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大学应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首要价值之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培养创新性人才。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

批判精神

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最后,表现为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

社会关怀精神

首先表现为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其次,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最后,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

1、大学生活的特点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也是成才的摇篮。

大学是人生的新阶段,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将面临新的环境,与中学生活相比,直接面临三大变化:

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增强。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很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学生自学的时间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自主性。大学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增强。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还要注意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大学学习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如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等。

生活环境的变化

< <与与与 大学生活是同学们第一次远离父母,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学习,交友,以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以此加速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从生活方式中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住宿,吃到食堂,凡事要靠自己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是严峻的挑战,饮食方面的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在大学里,生活领域也大大拓宽。人际关系的变化,进入大学,全国各地的同学素昧平生,新的宿舍,新的班集体,脾气习惯各不相同,常常难以适应,师生关系没有以前密切,有时甚至只能在课堂上见到老师,在学校远离了父母,难以诉衷肠等,在这新的环境下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急速提高,总之要和谐。管理体制的变化,管理方式上,大学生要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社会活动的变化

与中学生活比较,大学里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活动增多。社团活动、课余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针对大量增加的各种社会活动机会,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审美能力。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根据上述变化,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应该做到“两个学会”,一是学会生活,二是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生活,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进入大学,实际上就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新生应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既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有日常工作、生活中做人的是非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努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三人行必有我师。进入大学后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此时,大学新生应虚心向老师求教,向周围成熟和优秀的同学学习,细心体察自己的生活,循序渐进,逐步适应,自己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

实践出真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新生应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它既是未来事业的准备,也是未来事业的开端。而且大学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与中学的要求都不同了。一位西方的教育家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大学学习不是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攀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每个学生都要对其特点和规律有所认识和把握,都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能动的学习,学习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专业。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和资源,积极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全面学习的理念。

一是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还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各方面的知识。二是学习目的的确立要全面,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还要学习怎样学会学习,以及学习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方法。三是学习的途径要全面,不仅要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

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首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大胆开拓,敢于突破,获得新知识;其次,要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变成能力;再次,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人类知识总量也在迅速翻番。越是社会发展走到了高级阶段,人们对学习的意识也就需要越清晰,并且对学习的认识也需要越明朗。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无论你处于什么环境之下,也无论你已经是什么年龄,更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职业,同时,也不论你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学习对于你来说,永远都只仅仅是开始,而绝不会是结束。不断获得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培养优良的学风

学风是为学之本、立业之基。所谓学风,是指学习者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问题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学习态度问题,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的学风是大学生业务素质的灵魂,优良的学风是同学们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养成优良的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勤奋。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勤奋刻苦是一切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人共同具备的基本美德。周恩来曾说:“非勤无以致其功,非勤无以毕其事”,任何伟人都不认为自己生来就比他人聪明,学问和才干是来自于刻苦勤奋。大学学习内容的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学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刻苦学习,勤奋努力。

严谨。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肃是指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作风,反对学习上轻率浮躁、马虎应付的态度;严格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滥造和不求甚解,反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严密是指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包括在学习的安排上要周全有序,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学习中的各种关系。

求实。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名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谦虚是求实的必然要求,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采众长,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创新。创新就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条战线的骨干,更需要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大学生只有遵循正确的成才方向,努力达到学校教育的成才目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完成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今天,德在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德无才不足以堪大任,无德有才足以售其奸。“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大学生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体是人才素质的集基础。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大学生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之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大学生需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2、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他们的崭新形象既是社会的呼唤,又是他们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国青年的示范表率。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爱因斯坦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应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树立“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把为振兴中华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大学生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重要手段。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形成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是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委员时,精辟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自省自警、自珍自爱,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逐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品德操守,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准则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认识本课程的特点,对学好课程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

思想性。这是一门塑造美好心灵的课程,也是一门明理课。只有满腔热忱地去追求真理,才能做到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引起思想上的共识。这样就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神实质,学到做人的道理。

理论性。学习本课程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各种思潮和观点。同时,鼓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读一些相关学科的书籍,包括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奠定理性认识基础。

综合性。本课程涉及知识领域及其广泛。本课程的“思想道德”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中包括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本课程的“法律”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本课程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紧密联系。

实践性。要学好这门课,既要重视理论上的提高,更要付诸于实践。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既是学好这门课的最基本方法,又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变成指导行动的指南,才能把外在规范要求变成内在的需要并形成品质。如果知行不一,不注重实践,即使能背出许多的原理概念,对思想道德修养也无济于事。为此,要适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同学们可以自觉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开阔视野,不断增长社会经验。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解决自己人生和成长中的重大问题。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本课程包括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学、法学知识,要广泛吸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3、注重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注重学以致用。要坚持“知”、“行”统一,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修养性,要学以致用。这既是这门课的出发点,也是这门课的落脚点。只“知”不行,不但不可能真正做到“知”,而且即使“知”其然,如果能“行”,则完全失去了“知”的意义。“知”、“行”统一要求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参考书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党的十七大报告

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

3、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怎样?

4、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重点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教学难点

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如何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教师讲解、点拨、启发与学生思考、活动相结合。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 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就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可见,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时期。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如何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自觉努力的结果。青年大学生要确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对理想信念本身有所了解、有所选择。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中国哲学关于“理”的概念的一般叙述是指条理、规律、准则的意思,把“理”与“想”联系起来构成“理想”的概念,是现代人们常用的概念。

◆从社会学角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合乎规律的、有根据的设想。

◆从心理学角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

◆从政治学角度,理想是人们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的含义:

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今天,有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

①理想的实质: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②理想的依据:有实现可能性的条件;

③理想的表现状态:形象化构想。

2、理想的特征

(1)科学性:理想总是对未来的一种有根据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它是有可能实现的,因而它不同于幻想、空想,幻想与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想、空想和幻想的关系

空想:它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反映了人们一定的追求。但它是缺乏客观根据的,是脱离实际的一种主观臆想,是主观臆造的产物,缺乏现实基础,而且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它也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幻想: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对待幻想要做具体分析。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幻想等同于空想。一种是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要求的想象,在条件具备时,也可以变为现实。

现代心理学认为,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科学幻想是从美好愿望出发、对未来的一种科学预见;理想是从现实出发、对未来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积极想象;空想是从主观臆想出发,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消极幻想,缺乏实现的可能性。

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有实现的可能性。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可以有幻想,但不要空想。空想脱离实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⑵超前性: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理想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

⑶时代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联系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举例)

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他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因为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宗教裁判所指控他为"异端"。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他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想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经过8年的残酷折磨后,布鲁诺被处以火刑。最后,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的布鲁诺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

⑷现实可能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

⑸阶级性:一定社会群体内的共同理想。在阶级社会,任何阶级、任何集团和任何个人都受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⑹实践性:通过实践检验、修正、发展、实现。 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理想的本质

理想超越于现实,是人类对自身和社会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主观)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客观)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统一

人生理想的本质: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

人的主动性、目的性的追求和行为特征表明: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应有理想。

4、理想的类型

从主体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讨论题):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第一、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机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只在全社会应该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第二、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得实现。

第三、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要做到个人理想要服从于社会理想。

小资料:

教育部大学生职业理想调查:

59%的大学生设想在28-35岁间有所成就,20%的成功设想是在25-28岁。 9%的大学生计划在35-45岁之间有所作为, 2%的大学生设计在25岁以下年少得志, 只有1%的大学生计划在45岁以上大器晚成。

70%的大学生计划在5年内离开第一份工作。其中,25%的大学生只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至两年,29%的人设计两至三年, 2%的学生计划一年以内离开第一份工作,选择在合同期内跳槽的占18%。

(二)、信念含义和特征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首先,信念以认识为基础;

其次,信念以情感为关键;

最后,信念以意志为保证。

2、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并具有巨大惯性。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并化为内在的情感。因此,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是不罢休;信念具有浓厚的意志色彩,体现人们对理论主张持之以恒的追求。正因为信念具有执著性的特征,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也因为这个特征,它才促成人们事业的成功,得到人们的青睐。

(3)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信念。

(4)自觉性信念的确立最终是主体的自觉选择,任何强迫、压服都是无济于事的。信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对理论主张与现实的比较,然后经过理性的思索和价值判断,最终作出明确的选择。

3、信仰的含义

(1)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活动指南。

(2)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废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信念与信仰的关系: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4、信念和理想的关系

1、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2、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3、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同事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小故事):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点评):

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举例):

(1) 毛泽东的少年立志

1910年,毛泽东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2)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故事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开始留学日本的生活。出发时,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此诗表现了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要为拯救中华而愿献出一切的豪迈气概。他还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

(4)马克思与《资本论》

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资本论》。

(5)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家陈景润初中阶段就想到“数学是什么事也少不了他的”立志在数学方面为祖国作贡献。正是这个志向,鼓舞他奋斗几十年,才取得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世界领先的成就。

(6)王淦昌与原子弹

在国外从事原子弹研究的王淦昌先生从国外归国时,组织上决定让他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这在当时是一项秘密任务,组织上跟他说:“你今后可能要隐姓埋名。”王淦昌先生沉默一会儿,抬起头,坚定地回答:“我愿意以身许国。”

(7)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由于家境贫寒,几乎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他从小立下大志,“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11岁时,一边替人赶马车,一边顽强的学当时的科学著作。他29岁时发明了留声机,31岁时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世界之光”。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

(讨论题)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第一、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第二、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徐本禹给我们什么启示?

徐本禹:“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的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时间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和先进分子,还应当追求更高的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肩负历史新使命: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王选说:“我常想,一个人,一个好人,他活着,如果能够为社会的利益而奋斗,那么,他的一生才是有趣味的一生。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有为别人活着,那才是有价值的。’我赞同他的话。”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户儿女的不懈奋斗。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开创的伟大事业,在心得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破浪前进。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二)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 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同事,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伊苏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例: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与日本巡逻船展开一对一较量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乌元春】在日本上演“购岛”闹剧一周年的2013年9月11日,4艘中国海警船纵列航行在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的4艘巡逻船则在数百米开外与之并列航行,展开一对一较量。日本共同社的采访飞机当天拍摄到了海上的紧张一幕。

报道称,当天共同社的飞机从那霸机场起飞,向西飞行50分钟后,透过云层可以看到钓鱼岛的陡峭崖壁。距钓鱼岛西南约30公里,4艘船画有红蓝条纹、写着“中国海警”字样的白色船只正在航行。

“海警2350”位于中国船队的最前方,该船后部有可以起降直升机的宽阔甲板,红色的中国国旗在船尾随风飘扬。其后依次排开的是1115船、2112船和2506船,三艘基本保持等间距航行。报道还称,10日与这4艘一起进入钓鱼岛海域的另4艘海警船已于10日驶出。

报道称,4艘中国海警船和4艘日本巡逻船均纵向排成一列,以钓鱼岛海域为中心反时针环绕航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中,排在最前的是属于和歌山海上保安部的特警船“纪伊”号,载有“特别警备队”。日本船与中国船保持数百米的距离,一对一实施紧盯。

报道最后说,虽然日本巡逻船向中国船了发出警告,但中国船回应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3、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

十八大: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大学生应该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确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前提。

英、美将马克思选为“影响千年”的第一、二号人物。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一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他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之为“人类思想中的伟大成果”,有赖它,社会科学才真正变成科学。

二是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面貌作了科学的预测和描绘:

① 实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得到极大发展;

② 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

③ 人们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思想品德。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以之道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和文明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160多年来,它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的重托、人民的选择,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例: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强大作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人民的富裕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代共产党人把国家的强大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课堂讨论):围绕下列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为什么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1-1864 太平天国革命

1898 戊戌变法

1900-1901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义和团运动

1911-1912 辛亥革命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至今 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

科学地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成长的历史进程:

英国:1640-1885,从革命-战争-混乱-政变-稳定的议会民主制度。245年。

美国:1776-1865,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平发展。89年。

法国:1789-1889,革命一波三折-战争-复辟-政变-共和制不再被颠覆。100年。

社会主义运动积累的经验:

社会主义运动最近四十年的经验总结:由追求单一模式转为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听从一国指挥中心转为独立自主,由急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政策转为初级阶段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及时把握时机,继承和发展以往的成果,进行新的创造,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同学们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为人、学习、做事,健康地成长成才。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得美好梦想。它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常言道:“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课题对于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中国梦:

对于个人:

代表了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对于民族:

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复兴中 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对于国家:

代表了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的“实力特征”。

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内在联系,这就是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梦想,要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氛围,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只有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相互鼓励的存在,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人生哲学中,非常重视讲“志向”。

(名人名言)

1.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

2. 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4.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志向”这个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就是理想信念。而确立理想信念,就是“立志”。

(一)立志当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大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举例)

1.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 马克思:“为世界而工作。”

(二)志向做大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江泽民说:“为人民学习,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奉献给祖国。”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三)立志须躬行

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华罗庚认为:“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书》: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理想和信念方面认识上的误区和态度上的偏颇,会左右着人们追求理想的行动,从而影响到理想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来追求理想是非常必要的。

(一)理想实现是一个过程

(名人名言)

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

李大钊当年所指出的:“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

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理想的实现并非易事,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会布满了荆棘,有时会会遇到急流险滩。

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低,实现它的时间越短,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少;反之,一个人追求的理想越高远,实现的时间就越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大。

党中央为我们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美好理想,而美好理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追求崇高理想的道路是漫长和曲折的,实现理想的任务是繁重、艰巨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一定要有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

(二)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因此,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实现理想的路径可表述如下:现实→理想(现实)→现实(理想)→……理想。

(1)理想不等于现实。如果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述为:理想=真善美,现实=真善美+假恶丑,因而,理想≠现实。这一公式一方面说明理想就是理想,现实就是现实。

(2)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和摇篮。理想离开了现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

(4)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理想必须是有现实的根据、是合理的。第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性格。第三,要根据对客观、主观条件的认识,找出正确的实践途径和方法,设计可靠的计划方案,扎扎实实地保证理想的实现。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一般来说,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其次,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再次,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最后,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恒久的难题。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人们在确立理想与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

理想的琴键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最美妙动听的乐章。 ——居里夫人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其一,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其二,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其三,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其四,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来源于现实

(2)理想高于现实

(3)理想会成为新的现实

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把理想放到现实中去考量,防止脱离实际的空想;

(2)在现实坐标体系中去检验理想、完善理想;

(3)从零开始,着眼于未来,奋斗于现在。

我们改造世界,不能离开现实,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我们正视现实,认识现实,在现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向丑恶的现实斗争,改造现实,逐步达到我们的理想。 ——刘少奇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漫画《挖井》

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李大钊先生曾指出,“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然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受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

“骐骥一越,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爱因斯坦:“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费尔巴哈:“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鲁迅: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

2、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 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 衰落的。——江泽民

走出对艰苦奋斗的认识误区:

现在有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过去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讲艰苦奋斗十分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

艰苦奋斗的本质内涵:

(1)物质层面: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立足现有条件,把生产、生活支出或消费,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并努力改变既存状况,同时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精神层面: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主体精神和人格风范,是一种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相应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

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不是对立的,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艰苦奋斗不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艰苦奋斗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时代内容,但是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所分,女有所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之大同。” --《礼记·礼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书目

1、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2、李开复著:《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理想?

4.谈谈理想是怎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和基本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3、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

4、了解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等。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爱国主义?这个定义的中心词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和行动。爱国主义既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和鼓舞、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首先是对祖国的热爱,而且这种热爱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其人民对自己的祖国无不怀有深厚的热爱之情。这一点从各种语言中“祖国”一词的初始含义都有“祖先的国度”和“父母之邦”的意思。

现代意义上祖国的内容比上述初始含义涵盖更加丰富而深广,还包括现代“国家”概念的基本内容。现代意义上的祖国至少包括哪些要素?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1、认识与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出于对热爱祖国的热爱,他想留在国内。但残酷的现实会窒息他的艺术才华,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同样也可以祖国争光。出国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等地颠沛流离19年。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也一直没离开他。1849年,肖邦在巴黎重病不起。临终前,他对妹妹柳德维卡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但你们至少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可见,肖邦的爱国之心胜过一切。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请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陆地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出示教具《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图)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的国家。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主要山脉、平原、湖泊、河流及主要矿产。

我们不仅要热爱祖国的土地、河山和一切资源,而且要热爱祖国的骨肉同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2、认识和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所以邓小平在1981年英国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认识与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题目:“祖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祖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文字

甲骨文

四大发明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数学

《九章算术》、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

医学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天文学

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

建筑

战国时的都江堰、秦朝时的万里长城、隋朝的赵州桥、京杭大运河

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其他

《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论语》、 《易经》、《孙子兵法》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华民族也有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革命传统。

4、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来看下面这张表。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的不同表现

时间

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

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

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昏庸腐败

鸦片战争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外反对侵略,捍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反对反动统治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爱国主义总的来说是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昏庸腐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主义主要是对外反对侵略,捍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反对反动统治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为什么在当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在当代,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就是爱国主义?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爱国主义的“国”,既是历史上的祖国,又是指现存的国家和社会制度。

(2)通过近代史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浴血奋战所做出的历史选择。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祖国富强独立,人民团结幸福。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在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的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讨论题目:

(1)为了减少本国的环境污染,把工业废料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在其他国家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这样做是不是爱国主义?

(2)在当前环境中,绝对拒绝购买、使用“洋货”,坚决无条件地使用“国货”,是否就是爱国主义?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都不是爱国主义,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那么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区别

项目

爱国主义

狭隘的民族主义

出发点不同

从本国的、本民族的、本阶级与全国、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

以狭隘的阶级私利与民族私利为出发点

建立基础不同

建立在世界人民团结友爱、和平相处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建立在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基础上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下面我们再来看革命传统。

从秦末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数百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从1840年抵制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起,我们的先辈进了6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进行了无数次革命斗争,并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族主义的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些漫长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凝聚了中华民族、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与光荣的革命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爱国故事,它们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诵。。钱学森,才华横溢的核物理专家,美国海军师长金波尔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由于美国的阻挠,他花了5年时间,才回到国家。钱学森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应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队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吉鸿昌以慷慨赴死表明自己的爱国决心,陈嘉庚以倾囊办教育的方式体现自己的爱国感情,焦裕禄以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邓稼先以默默献身于国防建设来实现自己的报国志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体现出鲜明地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学生收集、分享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返回背后的故事,从中体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我们应看到祖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祖国虽然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我们现代文明的建设在许多地方还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为了恢复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今天的大学生应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复习上节内容

复习提问: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无比热爱的一种高尚情感。

祖国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它有着由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山川、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特产等对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二是它有着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社会关系紧密联系成一体的国民;三是它有着为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主权、安全缓和稳定而建立起来的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所谓爱国,实际上是爱故土、爱人民和爱国家的统一。

列宁: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在坚持爱国主义时,必须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反对民族排外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复习提问:2、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已经讲过弘扬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将学习“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这一内容,主要讲四个问题:

1、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阐述明确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为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邓小平

爱国,不是抽象的,是与具体国家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立国之本。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建国后中国尽管走了一些弯路,但发展仍然是很快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案例材料:

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

通过案例向学生阐明: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高度相互依存和融合的表现。

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为1870-1914年;第二次为1945-1980年;第三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和整个时代主题的重大转换,世界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于每一个民族国家而言,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在为我国更好地吸收、借鉴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无论我们对经济全球化持何种态度,都不得不正视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现实。中国加入WTO的重大举措,表明中国正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政治、文化、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将促使人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观念。在当今国际生活中,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正如邓小平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避免被淘汰;同时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进行,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实现自身发展所需的全部产品、资源、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实行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不断吸取当今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已成为各国追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因此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树立全方位的开放意识。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公平竞争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融入经济全球化和WTO的过程,就是参与国际之间经济竞争的过程,这种竞争是异常激烈和残酷的。人们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我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必然要承受全球化背景的沉重压力,需要而且必须通过主动参与竞争才能赢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法律意识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WTO规则中体现出来的现代信誉意识,可以归结为法律意识。现代信誉意识,是按规则办事的意识,而规则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来约定的,是通过法律来规范的。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既要自觉履行已承诺的义务,取得较高的信誉度,又要全面享受自己的权利,特别是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合法权利,保护自己,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往来中,争取最大的优势。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全球化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不能将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不能将人与环境对立起来,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这是一种短视和有害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新发展观,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是由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少数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11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科技暂时的领先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强大的压力,以求达到政治上的企图,同时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输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腐蚀诱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西方大量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涌入我国,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不再保守,呈现“开放性”的特点,这使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国际敌对势力一直在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使人们思想活动呈现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经济利益多样化,收入差距拉大,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特征日益凸显,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其内容既有正确先进、开拓进取等各种进步向上的,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们思想活动呈多元性的特点。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文化异化的现象。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但发达国家在教育输出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强调本国文化和价值准则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本土文化,造成了我国青年一代的“文化异化”现象。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的理想信念淡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和科学的最新发展,使人们逐步形成一种共识:知识是不分国界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国与国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而且经济全球化时代,是物质财富大大丰富的时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似乎多了起来,阶级之间本来明确的关系现在也变得模糊了;文化的影响力比过去增强了,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似乎有所减弱,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似乎也更加模糊不清了。特别是在年轻人中,认为讲阶级、国家已经是很不合适宜了。所以,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还有人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还有人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虚的,金钱是实的,要抛弃远的,扔掉虚的,捞取实的。

(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从上面对经济全球化概念和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的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的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些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过时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爱国主义没有也不会过时。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只要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利益依旧存在,那末对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立足于其上的伦理价值取向——爱国主义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地球变的越来越“小”,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国家依然存在,世界远未大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阻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之间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贫穷和落后仍要受制于人。这种情况之下,爱国主义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需要坚持和发展。一个有前途、有作为的国家和民族,必定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并努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以下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即不同的地域和信仰的人,应有相同的报效祖国之心,应当说,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很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钱学森:“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说经济全球化就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这不仅是荒谬的,也是别有用心的。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经济全球化说的是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趋势。它既是对每个国家的挑战,也是每个国家发展的机遇。但是,政治、文化一体化,它是西方某些大国企图实现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体化、无差别化、一样化、一律化、同一化。也就是一句话:全盘西化。因此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识别谬论,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维护本民族的根本利益,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民族精神的概念

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爱国主义必须表现为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认同,是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理念和态度。对内是团结统一,对外是爱好和平。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原则。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保障,需要有团结统一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对祖国崇高的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使中华民族成为遭大难而不衰,遇强敌而不亡的伟大民族。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团结统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度难关的优良传统。

(2)爱好和平。这主要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宽宏胸襟。

(3)勤劳勇敢。从古到今,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力量。

(4)自强不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具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的品质,表现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实干精神,表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教育,贵在坚持。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案例材料:

民族复兴的脊梁——记新时代的工人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身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他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而且屡屡勇挑大梁,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创造出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记录。

够普通的岗位——吊车司机;够单调的工作——把货物从码头吊上车、船,或是从车、船吊到码头。30个春秋就这样悄然而去。然而,人们说,30年来,从他坚守的这个普通的操作台上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他,就是青岛港的吊车司机,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桥吊专家,一个一年内就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人——许振超。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

1974年,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他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许振超勤学苦练,7天就学会,在一起学习的工人中他是第一个独立操作的。

然而,会开容易开好难。师傅开门机,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到了许振超手里,钩头稳不住,钢丝绳直打晃。特别是矿石装火车作业,一钩货放下,洒在车外的比进车内的还多。看到工人们忙着拿铁锨清理,许振超十分内疚。

还有,矿石装火车装多了,工人要费不少劲扒去多的;装少了,亏吨,货主不干。为了早日掌握这项技术,每次作业完毕,别人歇着了,许振超还留在车上,练习停钩、稳钩。四五个月后,他开的门机钢丝绳走起来也一条线了,一钩矿石吊起,稳稳落下,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这手“一钩准”的绝活,很快就被大家传开了。

一次,许振超干散粮装火车作业,发现粮食颗粒小,更易洒漏。他便在工作之余,吊起满满一桶水,练习走钩头,直至练到钩头行进过程中滴水不洒。再去装散粮,一抓斗下去,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又一个绝活——“一钩清”。许振超的活干净利索,装卸工人们二次劳动大大减轻,谁都愿意跟他搭班。

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许振超又钻研上了。桥吊作业有一个高、低速减速区,减速早了装卸效率下降,减速太迟又影响货物安全。于是,他带上测试表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地将减速区调到最佳位置。以前一台桥吊一小时吊14、15个箱子,改革后能吊近20个箱子,使作业效率提高1/4。

一次,一场大雾使整个码头的装卸作业被迫停下,直到中午雾仍不散。货轮的船长急火火地找到许振超,请求马上把集装箱卸下来。原来,该轮装载的全是冷藏箱,不料供电电源发生故障,如不抢卸,一旦箱里温度升高货物变质,损失就是好几百万元。

一台桥吊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而集装箱上起吊用的4个锁孔,每个不过一块香皂大小。司机在40多米高的桥吊上,要让重达十几吨的吊具的4个爪准确插入集装箱的锁孔中,好天气操作起来都不那么容易,何况大雾弥漫。

艺高人胆大。许振超一咬牙答应了。他在船上、岸边各安排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通过对讲机随时报告集装箱位置,自己登上桥吊,精心操作。随着船上、岸边清晰的报告声,一个个箱子一钩到位,顺顺利利全卸了下来。许振超凭着过硬的功夫、娴熟的技巧,闯过了雾天作业禁区,为客户挽回了巨额损失。

1991年,许振超当上了桥吊队队长。他在工作中发现,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而故障主要是由于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造成的。他提出,这么操作不仅桥吊容易出故障,货物也不安全,必须做到无声响操作。

司机们一听炸了窝。“集装箱是铁的,船是铁的,拖车也是铁的,这集装箱装卸就是铁碰铁,怎么能不响呢?”说出口的道理很硬,没有说出口的道理更硬:桥吊队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多吊一箱就多挣一份钱。搞无声响操作,轻拿轻放,不明摆着要降低速度,减少收入么?

许振超没多解释,自己动手练起来。他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操作中眼睛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一点,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打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又轻又稳。然后,他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亲自培训骨干并在全队推广,以事实说服人。就这样,“无声响操作”又成了许振超的杰作、青岛港的独创。

1997年11月,老港区承运一批化工剧毒危险品。这个货种一旦出现碰撞,就有可能引发恶性事故。为了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派上了武警和消防员,身着防化服全线戒严。船靠岸后,在许振超的指挥下,练就一手“无声响操作”的桥吊司机们个个精心操作,一个半小时,4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卸下,又悄然无声装上火车。船东代表感慨地说:“你们的作业简直是‘行云流水’,太神奇了!”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

当了队长的许振超,除了开好自己的桥吊,还想做更多的事。

一次,队里的一台桥吊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请外国厂家的工程师来修。专家干了12天,一下子挣走4.3万元。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许振超。他想,如果自己会修,这笔钱不就省了吗?

然而,桥吊的构造很复杂,涉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等6门学科,就是学起重机械专业的大学生也至少得两、三年才能够处理一般性故障。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可为了攻克这门技术,他着了魔似地钻研,终于发现,所有的技术难点都集中在一块块控制系统模板上,而这正是外国厂家全力保护的尖端技术——不仅没提供电路模板图纸,就连最基本的数据也没有。

许振超不信邪。每天下了班,他拿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一块书本大的模板,一面是密密麻麻镶嵌的上千个电子元件,另一面是弯弯曲曲的印刷电路,这样的模板在桥吊上一共有20块。为了分辨细如发丝、若隐若现的线路,许振超专门用玻璃做了个支架,将模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模板上隐身的线路显现出来,然后一笔一笔绘制成图。光分辨这2000多个焊点,已够麻烦了,要弄明白它们之间的连接更麻烦。一个点前后左右可能有4条连线,而且每一条连线又延伸出两条连线,两条再变成4条,最多的变成20、30根连线,每个点、每条线,许振超都要用万用表试了又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元件,直到最终试出一条通路来。这样精细的活,特别累眼,累得看不清了,许振超就到冰箱里取出冰块,敷上一会儿。接着再干,每天晚上坚持干3个多小时。

就这样,许振超用了整整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电路模板,画了两尺多厚的电路图纸,终于攻克了技术难点。这套模板图纸后来便成了桥吊司机的技术手册,成了青岛港集装箱桥吊排障、提效的“利器”。一次,一台桥吊上的一块核心模板坏了,许振超跑到电器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个运控器,回来换上后桥吊就正常运作了。而这要是在以前,换一块模板得花3万块钱!

2000年,队里的6台轮胎吊发动机又到了大修的时候。许振超找到公司领导主动要求,把这个项目交给他组织技术骨干来完成,一来锻炼队伍,二来节约资金。面对复杂的维修工艺,他与攻关小组一起边琢磨边实践,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轮胎吊发动机的大修。近几年来,经他主持修理的项目累计为青岛港节约800多万元。

许振超的维修技术出了名,公司奖励了他一台传呼机,许振超的传呼机一天24小时都开机,只要桥吊有故障,随叫随到,随到随修。

掌握了修桥吊的技术,许振超仍不满足。因为作业中桥吊一旦发生突发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将对装卸效率和船东利益造成严重影响。许振超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15分钟排障”。他从解剖每一个运行单元入手,不断探索,终于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病”除。目前,桥吊队从接到故障信息,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已缩短到15分钟以内。

“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

2001年,青岛市和青岛港集团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启动前湾集装箱码头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1月下旬,桥吊安装仍然没有大的进展。关键时刻,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现场发布任命:许振超任桥吊安装总指挥,年底前完成桥吊安装。

接下任务,许振超办了两件事:一是打电话告诉爱人,从现在到年底一个多月不能回去,让她放心;二是买了10箱方便面,往现场一扔。

前湾码头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现场办公就在工地上一个集装箱里。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集装箱里里外外一样冷。每天早晨脸盆里的水都冻成冰坨,穿上工作鞋先要跺几分钟。吃饭要到三里地以外,错过点只能干啃方便面、凉馒头;睡觉就在集装箱一角铺上硬纸壳加大衣。有一次许振超发烧,几天不退,身子像散了架一样,走路都发飘。但晚上给家里打电话仍是那句话:“工程进展顺利,我一切都好。”

妻子许金文和女儿小雪放心不下,乘轮渡到码头上看望许振超。只见他眼里布满血丝,嘴上裂着口子。荒凉的前湾码头空地上,只有两个铁皮集装箱。其中一个,就是许振超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面的“家当”有三件:一把电水壶,一件军大衣,一张硬纸壳。妻子含着眼泪说:“这么苦,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许振超笑笑说:“做心里喜欢的事,就不觉得苦。”

经过40多天的奋战,重1300吨、长150米、高达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前湾宽阔的码头上。许振超和工友们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而许振超的风湿病又加重了,走起路来左腿常常不敢吃劲。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得穿上厚厚的毛袜子。

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顺利推进,一个念头在许振超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提高装卸效率,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夜,国际巨轮“地中海法米娅”轮靠港,需装卸3400个集装箱。许振超给大家鼓劲加油:“咱工人是码头的脊梁,好好干活,一定为中国人争口气。”8台桥吊一字排开,吊起8个集装箱几乎同时轻轻落下船来。鏖战6小时27分钟,桥吊队创出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记录。许振超激动地和队友们抱在一起:“我们为中国人争了脸!”

5个月后,他率领团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自然箱这个纪录提高到每小时381自然箱。

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这块品牌,让这项纪录擦得更加金光闪闪,“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

青岛港昂首走向世界。国际著名航运公司纷纷慕名而来,世界前20位船公司全部在青岛港开辟了航线。2003年,青岛港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4万标准箱的绝对优势,跃为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

1、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改革创新?

2、创新是否遥不可及?

通过案例的讨论向学生阐明: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我国领导人一再阐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等重要内容。其中,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为基础的。改革创新是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的根本途径。

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后发现代化”国家有三种发展模式,这就是“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创新型”发展模式。“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就是靠出卖资源,寻求国家的富裕;“依附型”发展模式,就是依靠依附大国来发展自己经济;“创新型”发展模式就是依靠本民族的创造性努力和奋斗来实现科技革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3、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和谐社会。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时代精神的培育,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但创造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孕育了体现中国历史具体发展阶段要求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西柏坡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可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弘扬的时期,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到建立“经济特区”的改革试验,再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都是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成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倡导“64字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新航天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科学精神。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集中推出了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李素芝、许振超、王乐义、任长霞、宋鱼水、张云泉、方永刚等重大典型。这些典型产生于实践,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社会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建设部分,专门提出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塑造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质。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

树立信念: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

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因此,大家要向许振超学习,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格,自觉努力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以便为未来的创造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新时要注意的问题

(1)创新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2)创新不能违背道德规范

小结:

我们发扬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要做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做新时期的忠诚爱国者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并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案例材料:

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同志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早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成为国际知名学者。1949年,钱学森已经是力学界、核物理学界公认的权威和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虽然在国内外拥有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但是钱学森的正义举动,引起仇视中国的美国政府的不满和愤怒。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不久钱学森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受到残酷折磨和迫害的钱学森,为坚定正义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他一心向往祖国,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向往和热爱。1955年9月,在周总理和祖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下,钱学森举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投身于中国导弹、核武器、火箭技术研究等研究试验工作中,为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1989年被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同时授予“世界级科技与系统工程理论名人”称号,用以表彰他“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大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动力。作为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而热爱祖国,不仅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和思想,还应将这份爱国情感、思想付诸行动。

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国家”二字,说明了先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实现和平强盛,才能保证每个小家庭的幸福安稳。作为每一个中国公民,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国家利益。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责任;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就如《光明日报》的记者杨谷一样。

案例材料:

“总编辑一等奖”:杨谷关于奔腾III的报道

在2000年,我国的银行、邮电、税务等部门和一些政府机关都纷纷放弃购买奔腾III的计划,这一切都与《光明日报》社记者杨谷的报道有关。英特尔公司曾宣布,为了增强网上电子商务的安全,在奔腾III中设置了用以识别用户身份的序列码。美国有许多民权保护团体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了与机器永久相联系的序列码,就等于给了别人跟踪自己的机会,对保障个人的隐私和电子商务并没有什么好处。面对一片质疑声,英特尔公司宣布,他们将提供给用户一个软件,用以关闭奔腾III的序列码功能。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杨谷在网上注意到了这个。他发现,国外对序列码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而我们国内却没有引起注意,许多安装了奔腾III处理器的计算机,都没有关闭序列码,人们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相反,国内不少媒体却在大力宣扬奔腾III的先进性。特别是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杨谷的两位同事许杏虎、朱颖为国捐躯,对杨谷震动很大。他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这篇文章。顿时,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响。我国信息产业部在召开专家座谈会后发出建议:慎用奔腾III。一些政府机关和军事部门发出通知:不采购奔腾III电脑。杨谷的报道为政府部门堵住了一个可能泄漏国家秘密的漏洞,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利益。为此,《光明日报》社向他颁发了总编辑一等奖。

教师总结:假设是在座的同学碰到杨谷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做呢……是做出跟杨谷一样的选择,还是“自扫门前雪”,做好自我保护,或最多就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好防备措施?在当今社会,不少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可当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却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以为自有领导或别人去操心。孰不知,我们都是这个国家中的一分子,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心态,谁来捍卫国家的利益?而国家受损的利益,归根到底是要由所有成员共同来承担的,其中自然就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总是表白自己爱国,但真正的爱国者,除了有满腔热情,还需要付诸行动,最起码的是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案例材料:

两位中国人的“爱国心”

冯锦华:2001年8月13日,小泉纯一郎以日本首相身份正式参拜供奉日军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激起周边国家强烈谴责。8月14日,旅日华人冯锦华携带9瓶油漆,只身前往“靖国神社”,趁警察巡逻的间隙,他在大门前的石狮前座上喷涂了“该死!”字样,一瓶尚未喷完就被警方逮捕,拘留21天后获得释放。12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以“损坏器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3年。“冯锦华事件”一时轰动海内外,“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再度沉渣泛起,甚嚣尘上。有些海外媒体认为他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是民族主义在中国蔓延的又一标志,也有观察家据此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正陷入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结之中。而在《南方周末》、新浪网举办的“2001年度人物”评选网上投票中,冯锦华以47.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众多网民称赞他是“民族英雄”、“中国的脊梁”。

王选:1995年,首届侵华日军细菌战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召开,三名来自浙江义乌的受害人代表全村要求日本政府赔偿。这条消息激活了王选童年的记忆,结束了她在日本读书、工作的平静日子。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使用生化、细菌武器的参战国。从1931年到1945年,侵华日军曾对我国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的20多个省区发动大规模的细菌战至少36次,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王选的故乡义乌崇山村有396人死于鼠疫,她的家族里有8人罹难。1996年,王选自告奋勇担任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控告日本政府的漫长诉讼开始了,她放弃在日本的高薪工作,耗尽百万家产,奔波于中日两国各地寻找证人,搜集证据……“我明白了揭露是为了记忆,而记忆并不是为了恨。站在法庭上,王选这个名字已经没有意义,我不仅仅是一名原告,我代表的是无数屈死的灵魂。”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宣判:“王选及180名中国原告败诉,驳回受害人要求日本国会谢罪赔偿的请求。”判决书同时指出:“本案细菌战确实造成了悲惨的结果及特大的损害,不得不说旧日本军实施的该战争行为是不人道的。”王选表示将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诉,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为了人类的和平”。2002年末,王选以最高票当选由《南方周末》读者评选的“2002年度人物”,并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度十大人物”。2003年5月20日,王选第28次走上法庭,慷慨陈词:“在二审之际,就是要伸张原告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从而维护全人类的尊严;致力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从而维护全人类的正义;致力于揭露侵略战争和细菌战的残酷,从而维护全人类的和平……”

讨论:你如何认识和评价冯锦华和王选各自的行为?从中受到何种启示?

教师总结:案例总冯锦华的行为,我们不能否认他也是出自爱国之心,可是过于偏激的行为不但没能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让中国的形象受到损害。而王选,为了给中国人讨一个说法,还历史一个真相,宁愿放弃高薪的工作,耗尽巨资,付出大量的精力担任中国数十名原告的诉讼代理人,走上法庭据理力争、激昂陈词。她的行为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让日本东京法院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的行为是不人道的。这说明什么?说明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现在西方国家针对中国近几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迅速崛起,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企图使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孤立中国,从而遏制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当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孤立中生存和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任何过激的行为无助于事情的解决。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维护国家利益之时,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做到有理有据,进退得宜,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别让自己在维护合法权利时却授人以柄,留下让人借机发挥之机。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没有信心,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哪里谈得上爱国?!哪能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所以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中国人,要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国格、人格,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引诱,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

案例材料:

“我是中国人”

吉鸿昌(1895-1934),抗日名将。1931年秋,吉鸿昌将军去美国进行军事考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国家处于危亡关头,中国人在国际上常遭人蔑视。有一天,吉鸿昌身穿整齐的军装,走在纽约的街道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你是日本人吗?”吉鸿昌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挑衅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高大魁梧的军人。”吉鸿昌异常气愤。回去后,立即做了一个约半尺长的牌子,用毛笔写上“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还在下边注上英文。从此,每逢上街,他都挂着牌子昂首阔步地穿过人群,显示出一个中国人不容蔑视、维护国格的昂然气概。

教师总结:在饱受列强侵略时的中国是没有任何国际地位的,中国人也常遭人蔑视,可吉鸿昌将军并不以此自感低人一等,反而以做一个中国人为荣。相比较之下,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敢小看中国,本来我们更应该以生于中华民族为傲,可国内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现在的不少玩具,外包装上都煞有介事的印上英语,而且是仅仅只有英语。有些玩具功能还比较复杂,真是难熬国人了!看看其粗劣的工艺,就是专供国内低档市场的便宜货。真是非常可笑,明明是给国人用的偏偏标上洋文,玩具是不是因此就身价倍增了呢?更为可气的是,这些英文还错误百出!这种心态,赤裸裸的就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浅薄而无知,不仅有辱人格,更有辱国格!

二、促进民族团结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历史。

让我们来了解一位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贡献的人物,周恩来称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赞她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她就是文治武功均不下于穆桂英的女英雄——冼夫人。由于缺乏文学作品的传颂,她在历史上的赫赫声名并不为今天的大多数人所知,冼夫人有着不平凡的一生。

案例材料:

第七届冼夫人文化节开幕以纪念民族团结女英雄

新华网海口3月16日电(记者郑玮娜)以纪念民族团结女英雄为主题的中国(海口)第七届冼夫人文化节,16日在海口市新坡镇冼夫人纪念馆隆重举行,数以万计的群众赶来参加。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拉开了为期一周的文化节序幕。

冼夫人是1400多年前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她在治理海南岛期间,惩治贪官,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海南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世世代代深受海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每年农历2月初,在海南岛古镇——海口市琼山区新坡镇,民间百姓都要自发地举行纪念冼夫人的盛大活动。盛装的群众模仿当年冼夫人进行操军演练,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到冼夫人纪念馆,虔诚地顶礼膜拜,举行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庙会纪念、琼剧表演等民俗活动。每年前来纪念和朝拜的人达10多万人次。

民族团结女英雄冼夫人

据史书记载,冼夫人为高凉人(也就是今天的高州市人),生于512年,卒于602年。“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拥有部落10余万家,指挥六州军马”。冼夫人一生经历了梁、陈、隋三朝。这一时期,我国南北朝政权长期分立,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实现政治统一、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时为俚人首领的冼夫人顺应历史潮流,多次发兵平叛,坚持民族团结。549年至552年,梁将侯景叛乱,广州刺史元景仲、高州刺史李迁仕先后步其后尘。冼夫人于丈夫冯宝智袭高州城,李迁仕败走江西宁都,冼夫人带兵追击至赣石,与西江都护、高要太守陈霸先会使,擒杀李迁仕,平定了侯景之乱。569年10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叛,胁迫冼夫人儿子参叛。冼夫人拒绝威逼,发兵拒境,率领各郡酋长迎接陈将章昭达,内外夹击,粉碎了欧阳纥的分裂阴谋。589年正月,隋师统一北方,派将南下接管岭南。冼夫人召集各州郡首商议归顺,派孙子冯魂率兵前去迎接隋将入广州,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历时近300年的大分裂局面。590年11月,番禺俚帅王仲宣和土著酋长陈佛智反隋,兵围广州。冼夫人发兵救援,击杀陈佛智,并与隋将联手击败王仲宣。生逢乱世,冼夫人经常教导儿孙:“我事三代主,唯一用好心。”

国家统一后,岭南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冼夫人坚持民族团结,促进汉俚融合。她冲破当时不同民族不能通婚的世俗偏见,毅然接受婚聘,与高凉太守、汉人冯宝结婚,实现了由血缘关系统治向地缘关系统治的嬗变,促进了汉俚民族团结,消除了汉俚民族隔阂。俚人之俗好相攻击。冼夫人之兄冼挺时任梁州刺史,自恃强大,侵掠旁郡,引起各方积怨和不安。冼夫人多次规劝,冼挺最终改恶从善,从此“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番州总管赵讷贪赃枉法,肆意掠夺少数民族,迫使俚、僚族的人民逃亡他乡。冼夫人上书朝廷,将赵讷正法,接着“秦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将”,岭南地区重新安定。岭南俚族居住的地区交通闭塞,居民互相交往不多。冼夫人在统一的过程中,促进了汉、俚、僚等各族经济文化的融合,逐渐产生了一种既有别于普通话,又有别于广州话的地方方言——白话。这种语言在粤西地区一直使用至今。

人们永远会记得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大是大非上,应始终以祖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坚决反对一切损害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错误的言行。

我们这一代没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不少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政府总是郑重其事地强调台湾的归属问题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有些人质疑:台湾不过弹丸之地,即使回归祖国也不可能从经济上支援大陆,她既要闹独立,何不由她?这样说的人,是不理解中国的历史,不明白现今的世界局势。在我国近代史上,祖国的河山曾被外国侵略者的铁蹄所践踏,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被迫割地赔款求和,那是国家与民族的耻辱;现今,新中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完全有能力管辖自己的国土。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与否,是一个国家是否独立、强盛的标志。另外,美国为牵制何遏制中国的崛起,从来都是把台湾当作分化、西化的工具,如果台湾独立,势必依附于美国,成为美国摆在中国家门口的枪口,有利于美国在亚洲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所以,台湾的问题,是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是国家的形象问题,也是中美双方相互较劲的没有硝烟的战场。新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大好形势,坚决反对藏独和疆独势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合拼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解决台湾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台湾问题的内涵。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1、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台湾海峡两岸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及体认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3、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维护好台湾同胞权益,发展好台湾同胞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多次作出的公开宣示。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郑重承诺将保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新闻链接:新华社北京2013年2月25日电(记者李寒芳)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习近平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4、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定。“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实行《反分裂国家法》;依据:宪法,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目的(意义):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为我国同台独分裂势力作斗争提供了法律保证;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方针。

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1)1956年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未能推行。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1995年江泽民提出推动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4)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四点强硬的反“独”主张;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06年4月14-15日,胡锦涛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四点建议。

四、增强国防观念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国防是国家为抵制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一)正确认识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主要特征,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世界主要国家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创新军事理论,加快军队转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增加。一方面,美国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日本加紧推动修宪进程,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发展并决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外军事活动明显增加。六万会谈基础尚不牢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此外,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形势严峻,陈水扁当局肆意挑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图谋分裂中国的“台独”活动明显升级。它不断鼓吹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利用公投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煽动岛内民众仇视大陆,大规模购买进攻性武器装备,它伺机利用所谓“宪政改造”制造重大“台独”事变。“台独”分裂活动日益成为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台海两岸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美国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立场。但是美国继续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向台湾当局发出错误信号,不利于台海局势的稳定。在一个多元多样又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总体得到改善,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恶性发展的“台独”势力、新军事变革引起的军事技术差距、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长期存在的单极和多极矛盾,对中国的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二)透视中国军事实力

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没有人敢以战争来挑衅中国。但要真正达到像美国、俄罗斯、英国这些传统的海洋大国那样,能够把兵力投送到远方,中国海军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在我们周边时常会进行很多演习,比如美国、日本和韩国组成的“铁三角”在“冷战”时期是完全对着苏联的,在“冷战”后当然是对着朝鲜,但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一个潜在的对手。现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都分别和美国时有联合军事演习,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和美国或英国的联合军事演习。这一系列演习很明显是沿着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对中国形成封堵。当然这种封堵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会像“冷战”时期那么有效,但毕竟对中国万里海疆形成了隐隐的压力。

我们只有增强、巩固国家的国防,才能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提供保障。作为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实践爱国之心,就应该增强国防观念,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讨论:那么大学生该如何增强国防观念呢?

小结:增强国防观念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诸如认真参加新生入学时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技能;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等等。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个人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有赖于每个公民的自觉维护。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高校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是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与我争夺接班人的重点目标。大学生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竞争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法制观念尤其是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害国家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等。科技安全是指国家的科学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能力和状态。

生态安全是指国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

(二)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的武装力量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要力量。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武装力量存在和发展的人员保证。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都重申了公民的这一基本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国家秘密的泄露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因此,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等法律具体规定了公民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国家开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得到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支持或协助。《国防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国家安全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故意妨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4、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公民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助于国家机关尽早采取措施阻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实施。因此,《国家安全法》规定,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有间谍器材的义务

为防止有人利用专用间谍器材非法窃取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对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并没收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们国家建设都急需高素质的人才,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要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奋发努力,扎扎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学习,以后有一技之长,既为谋生也能为报效祖国尽自己一份力。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为生逢这样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而自豪,都应当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努力学习,在艰苦创业中报效祖国。

小结:以上我们介绍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塔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我们对我们的祖国母亲怀着感恩之心,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把感恩之心化为效国之志,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书目

1、《伦理学》主编:罗国杰;

2、《大学之道》,王荣发著;

3、张琼主编:《思想道德修养》,河南人民出版社;

4、《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4、什么是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梦】小专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3年3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详细解读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观看视频

(以下是配合视频的解说,习主席讲话视频可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下载。)

习近平主席讲话的重点节选:“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

“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向胡锦涛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今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主席10年间,以丰富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忠心爱戴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我们向胡锦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11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精神”有两个核心: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1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官兵,要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要以国家和香港、澳门整体利益为重,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广大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要携起手来,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广大海外侨胞,要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努力为促进祖国发展、促进中国人民同当地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二、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中国梦”这是一个集体概念,并不单指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而是中华儿女普遍的坚定的思想意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梦是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肝脑涂地和舍命抗争的无数次劝喻的启迪,经历了千万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和反复追问的锤炼,最终找到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道路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这就是“中国梦”。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在当代中国,中国梦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把这一总目标具体分解为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成为实现中国梦里程碑式的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表明了我们党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所蕴含的价值方向的坚守,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恪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有人说:“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庄严声明。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三、什么是“我的中国梦”?她和“中国梦”是什么关系?

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价值,即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我的梦。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目标,也就是每个中国人民的追求目标。那么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呢?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但其具体表现各不相同。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到我九十岁时,争取杂交水稻亩产能够达到一千公斤。”功夫世星、慈善家李连杰说:“我的一生有三个梦想,就是武术梦、电影梦和公益梦,我的下一个梦想是把中国太极推向世界。”有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说:“我的梦很简单,就是考上重点大学。”以上这些说法,是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提出的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的这些奋斗目标,就是“我的中国梦”。中国梦不能离开单个的个体而存在,每个中国人对梦想的追寻和实现汇聚到一起,就能形成一般强大的合力,从而成就“中国梦”的实现。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正确把握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并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好自我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

2、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讲授教学为主,讨论法、问题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授课学时:6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语:大学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同学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系统接受“三观”的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怎样对待所处的人生环境?”等问题,对于同学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是指人的生命历程,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人的生命历程的一维性,生命不能再版,生活不能重演。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生的可贵性。时间有限是过程精彩的必要前提。人生是宝贵的,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生又是短暂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波纹。正因为人生既宝贵又短暂,才引得古往今来的人们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去追求人生更大的价值。

但是,不同的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不同的痕迹,岳飞和秦桧,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1.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它以人生为对象,是人们对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对人的一生的生活方向和道路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把握人生方向,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同时,人生观还具体地规范和调节人生的实践过程,起到控制和驾驭人的生活的作用。如不同的人对待人生顺境和逆境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就是不同人生观调节的结果。

由此可见,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对人生的理想、态度、人生道路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2)人生观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对世界的看法,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能自觉的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讨论:当前大学生在人生观中存在哪些的问题?

归纳总结:1.大学生存在浮躁气息。2.沉迷网络,游戏人生。3.轻视纪律,考试作弊。4.及时行乐,不合理消费。5.无所事事,得过且过。6.心理承受能力差。7.自以为是,缺少反思。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既然大学生的人生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生目的也有很多问题,有追求享受型的,有迷茫虚无型的等等。爱因斯坦说过:“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们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应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内涵:

人生目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人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2.人生目的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的生命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既有现实生活,也有理想生活。然而,人的生命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人活动的目的性。正是由于人活动的目的性,人才能自觉能动的活动。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活动,总是受具体的目的的支配;一个人的整个人生,也必然隐含着一个总的方向和目标,这个总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对待人生的内在稳定因素,对于其人生的具体活动起着指导的作用,这个总目标,就是人生目的。

袁隆平有两个人生目标:种成超级杂交稻和让超级杂交稻走向世界。确立了人生目标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其后不断实现超级杂交第一个目标700公斤,2004年实现了800公斤,第三级亩产900公斤的目标2011年也实现了,现在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这就是他现在的主要任务。

第一,决定人生活动大方向;

万善树,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郧阳师专英语系,现任竹山县上庸镇南坝村党支部书记助理。2008年7月,对农村怀有深厚感情的万善树毅然选择回家乡做村官。2008年10月,万善树的个人工作体会《走过去,前面是片天》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同志的亲自批示。2009年,万善树取得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村干部移民工作绩效考核总分连居第一的成绩,“七·一”被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第二,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周恩来的一生可以用为中国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而周恩来一生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从他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透视出来。所以说。高尚伟大的人生目的决定着奋斗奉献的一生,平淡务实的人生目的决定着碌碌烦琐的一生,卑鄙下流的人生目的决定肮脏罪恶的一生。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错误人生目的或使人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对人生目的的不同追求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有人追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就会形成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把自身的价值融入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去;有人追求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就会形成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在人生价值的取向上往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过分强调自我,最终失去社会的依托,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在奉献中实现有价值的人生;错误的人生目的使人一味索取泯灭人生价值。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案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人盗、抢、诈骗,恶贯满盈被判终身监禁,入狱时一对双胞胎的儿子才刚刚三岁。三十年后他的大儿子一样作恶多端被判极刑,小儿子却凭着不懈的努力成了远近文明的地产大王。记者闻讯分别采访了两个儿子为什么有了不同的人生,没想到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不谋而合:“有这样一个父亲,我又能怎么样呢?”思考:这对双胞为什么会走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呢?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的含义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它回答的是“人怎样活着”的问题。

人生态度往往通过人在处理人生矛盾的行为选择中表现出来,不仅表现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怎样活),而且影响和制约着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2)影响人生态度的基本心理因素

认知:是对社会、人生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是人生态度的基础。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推理等心理过程。

情感:是在人生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好、恶、喜、怒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映。有时要比人生认知来得更快捷、更简单。是人生态度的动力和核心。

意志:是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产生的行为准备和反应倾向,表现为人自觉按目的组织、调节行为,排除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对人生的活动起到一定的定向和坚持作用。

2、人生观与人生态度的辩证关系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关于人如何认识人生、进行人生选择的问题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从不同的人生态度里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观。

季羡林在谈人生的时候说了一段这样的话:“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讨论:1.你如何评价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态度?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哪些类型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作为人的特定心理倾向,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这两大类。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正确、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

消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否定人的积极能动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得过且过,自甘平庸的人生态度;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批判主义的人生态度。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人生态度。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人生起伏为例说明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做生命的主人,首先要在头脑中扭转在命运面前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思想。其次,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命运。再次,必须提高驾御生命之舟的能力。最后,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对于能否最终作自己生命之舟的主人相当重要。

2.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严肃思考、尽职尽责

(2)、人生当务实——脚踏实地、小事做起

(3)、人生应乐观——热爱生活、树立信心

(4)、人生要进取——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事例:战胜家庭磨难的大学生洪战辉,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的邮递员王顺友,杀害室友的大学生马加爵。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2.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制约着一个人的观念和行动;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不同的人生轨迹。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多元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际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人生观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更多元多样的状态。

2.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焦裕禄和华益慰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原铁道部部长王立军和原重庆市书记薄熙来是错误人生观的典型。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欢迎的人;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也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之,一个有错误的人生观的人,必然会走上悲惨的结局。

3.抵制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拜金主义人生观的会使人为了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忘却其他的人生意义,失去人生的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幸福是人在精神上的满足感。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拜金主义人生观的会使人为了追求金钱而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走向人生的毁灭。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当作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要和快乐。

享乐主义的危害

享乐主义会使人走向骄奢淫逸,不仅有害于个人的成长,同时有害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价值独立于社会价值,先于社会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个人主义的危害

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

个人主义损害社会共同利益,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考虑一切问题都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的一切看作至高无上,必然把个人的要求和愿望凌驾于他人、社会和国家之上;也必然同周围相处的人发生各种矛盾。

严重的个人主义者,最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很多刑事案件的犯罪人,都有着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

以上错误人生观有共同的本质: 其一,都是剥削阶级人生观 其二,歪曲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三,把人的需要片面夸大。

除上述几种错误的人生观外,还存在着诸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权力意志主义等人生观,尽管它们说法不一,各具特色,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思想根源均在于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进而颠倒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狭隘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错误的人生观只能导致人生追求的误区,使人生失去意义和价值,都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

当代大学生应认清并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顺应时代潮流,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里,我们大学生常常自觉与不自觉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1.怎样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是人的能力、知识、地位、名誉、权利、金钱还是其他什么。

2.有没有判断人生价值统一的标准?是对社会的作用,还是看自己的在社会中地位和权利,是不是社会地位越高,物质财富越富有,人生价值就越大?。

3.是不是平凡的一生就没有意义和价值?只要有个人能力就一定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上述这些问题也常常困绕我们大学生,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回答或看法,因此,现在大学生最流行的口头禅是:我迷茫,我困惑。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是社会中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人生活动中,一方面对社会产生影响,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会在生活实践中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具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人生价值产生于人的生活实践。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人的生活实践对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判断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自我价值: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判断自我价值的标准是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矛盾统一体。人生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两者统一于人生价值的统一体。

袁隆平在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自我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价值: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院士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人生自我价值: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81年获国家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

2、人生价值标准与评价

(1)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对待人生价值,不仅要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和特征,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评价的标准。

人生价值标准:简而言之,就是衡量和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和尺度。

人是社会的人,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存和活动在一定社会各种关系中,并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任何个体人生只有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和价值,离开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是无法创造人生价值的。所以,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是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爱因斯坦:“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张海迪:“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徐本禹:“我愿做一滴水。将太阳给我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反射给他人。”

在我国现阶段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服务。

(2)人生价值的评价

其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毛主席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完全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每一个人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其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形式。一般说来,物质贡献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计算,因而容易形成共识;而精神贡献看不见摸不着,不易计算,加上观念上存在着差别甚至对立,因而容易被忽略或是产生分歧。但精神贡献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所以,评价人生价值要把两方面的贡献统一起来。

其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要求对社会做贡献并不是要否认自我价值,相反,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创造更大价值奠定更好的基础,因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紧密相联的。

其四,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我们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如果只问动机,不看效果,那就象是医生只管给病人开药方,至于吃死了多少人是不管的。 -------毛泽东

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在坚持动机和效果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其人生实践的最终结果,又要全面考察其具体的人生实践历程。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目标正是在实践中得以确立和修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使命,在思考实现人生价值时应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人生每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也是下一步选择的开始。无数最佳选择造就了高质量的人生。没有选择,生活盲目;错误选择,贻误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案例:据《金陵晚报》报道,每逢周末晚上,南京熙熙攘攘的丹凤街上,就会出现一个衣着整洁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的中年乞丐。让人吃惊的是他曾获得过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热能博士学位,还曾是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燃煤磁流体发电项目的主要技术骨干。后因个人和家庭问题辞职在家,不愿找工作而走上乞讨路。

俞敏洪的老家在江苏的农村。经过三年的高考,他终于在1980年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俞敏洪说,这是一种幸运——他本来的目标是江苏当地的师范学院,可是没想到高考补习期间成绩直线上升,所以干脆报了北大,没想到竟被录取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看来“不堪回首”的大学生活。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他在大学期间是被遗忘的角落。从农村来到北大的他,在全新的环境和各地的同学面前头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这个曾经的班长,曾经的孩子王,在北大同学的侃侃而谈面前露怯了,在“各方神圣”的渊博的知识或出众的能力面前突然感到了失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郁闷如潮水一样袭来,让他变得沉默寡言,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使他更加压抑。大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在北大学生经典的卧谈会上自信地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没有参加过任何一种学生活动,没有主动交往过女生,也就没有了竞争的意识和信心。

结合两个案例,并根据当前社会和自身的条件,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季羡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烦恼。

其实,就是协调好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现代健康观

生理健康:身体发育正常,没有疾病。

心理健康: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21世纪呼唤心理健康的卓越人才,不同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第一,有足够的安全感。第二,对自己的生活较为满意。第三,无持续的紧张焦虑,不易沮丧。第四,人际关系良好第五,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第六,能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

1.目前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呈现出的矛盾特征

(1)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3)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4)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2..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每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必备的条件。有一种“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的容积由组成该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所决定。同理,决定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大小的因素中,身体、心理素质是同等重要的,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行。另外心理学者郑日昌有一个对“人”的精辟诠释:一个大写的人是由一撇一捺所支撑的,而这一撇一捺正是人所不可缺的两条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缺乏其中任何一项,这都是一个残缺的人,不但走不快而且是个残疾可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才何等重要。

大学阶段是一生中苦闷、烦恼最多,体验最深刻的时期,其内心敏感而脆弱,易受伤害,当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与不良的生理、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时,会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损害人的健康。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3.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对人生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科学地分析相关事物,冷静地、妥善地对待各种问题,保证心理反应的适度。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人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它们,学会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而不至于焦虑彷徨,手足无措。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3)、合理地调控情绪

注意及时合理地渲泄或转移不良的情况,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如进行运动等。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友谊。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

随着大学生中各种心理困扰的增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卫生,不仅要增进人际间的相互了解,也要重视对自己的了解。既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别人。如果不幸被异常心理所困扰,则要正视它。解除心理障碍还有很多种:或许是一个好朋友,或许是一本好书,或许是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或许是一面干干净净的镜子……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的一生都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通过交往,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产生爱情、亲情和友情,形成群体、组织和社会,沟通情感,保持健康,完善人格,丰富自我。古代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今社会也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以说,每个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离不开他人的协助。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1.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与人交往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不盛气凌人,不高人一等,给人以充分的尊重,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平等待人不能嫌贫爱富,在交往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

(2)、诚信原则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心地坦诚、纯洁无私的人,对同学、对朋友应该是心口如一,这样的人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信任。那些虚伪、口是心非的人是很难获得美好的真情。

(3)、宽容原则

做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得理不饶人”。当然,宽容不等于软弱,宽容是有限度的,当别人做出违反原则的事情或严重的侵犯了你的人格时,应该选择恰当的形式作出反应。

(4)、互助原则

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意识,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合作,则是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1)、正确认识竞争

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并争取获得胜利。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如企业竞争、商业竞争、国际竞争、人才竞争等,同样,竞争也进入了高等教育中,大学生不仅学习生活全过程充满竞争,求职择业也充满竞争, 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素质,同时在竞争中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公平竞争。我们鼓励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竞争不能不择手段,不能通过破坏对方或贬损对方而达到目的。

(2)、正确认识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产力低下,分工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合作,人类难以生存;在生产力发达,分工精细的现代,合作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形式不断增多。在生产领域,合作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在科研领域,合作能集思广益,集百家之长,汇众人之力,攻克科学难关,事实证明,个人的作用和贡献总是局部的、有限的,真正的力量在于集体,任何人类才能的施展都离不开合作。

(3)、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形式。人类在发展中,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伴随的。没有竞争,社会发展就不能获得更大的活力,难以有更大的超越;没有合作,社会就很难形成整体并得以有序发展。但竞争与合作往往发生矛盾,有时竞争破坏合作,有时合作限制竞争。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竞争,常常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竞争与合作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只有两者协调,才能使社会保持正常快速发展。

大学生要在全面认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对待竞争,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同时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人具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人总是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外界事物,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人又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任何个人的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人的这种社会性,意味着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社会化的洗礼,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因此,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它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孤立地、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还可能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限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甚至还可能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应自觉地维护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个人的权利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个人的权利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但是承担社会的责任并不与享受个人的权利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上,不能把享受个人的权利作为承担社会的责任的先决条件。承担社会的责任,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个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竭尽全力的掠夺自然资源。同时,人们又向自然输出了许多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相伴而生。

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是全球性的,并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寻求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就为我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指导思想。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的实践态度。

本章小结:大学生在了解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建立乐观进取积极科学的人生态度,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思考题: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3.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3.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和讨论,使学生明确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以及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通过讲授和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建设的辩证互动关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使学生明确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和要求,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特别是诚信),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及其互动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3、大学生诚信建设

教学手段和方法

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课堂讨论等

教学课时

6学时

教学内容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参见道德实践,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道德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含义比较广泛。“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外施于人称为“德”。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在《劝学》篇中说: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等。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 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应该看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形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便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 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如果道德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能引导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比历史上任何道德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强大。它对于增强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道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而同时存在着的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则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人们的思想道德也有其客观要求,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厚。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道德传统,这是它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加强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之中成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它像是一块永不会磨蚀的胎记,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 “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爱国爱民,为民族为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前提高我国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则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国人历来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主张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上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就应当明智。智,也作知,即理智、智慧。孟子把智看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认为“是非之心,智也”。在古人看来,“明智”则必须“好学”,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包括学习伦理道德知识,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离开学将一事无成。《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的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质”。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人们应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此外,还有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

三、正确对的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了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了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虚无论,另一种是复古论。虚无论对中国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复古论对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和糟粕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两张观点都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结果必然全盘否定革命传统道德,否定社会主义道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虚无论还是复古轮,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包括优良传统道德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都作出过贡献。西方历代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进行的有益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为我国今天的道德建设与道德修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它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国特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新中国成立后由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儿规范都已经初步确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提高社会主义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要承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要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既勇于竞争,又有序竞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益的歪风邪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二、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这一点说明,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式变现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个人利益,同样是为人民服务。事实证明,在我们的社会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岗位,也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总之,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当在给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体利益的兴衰成败与个人利益的大小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为培养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集体主义就存在于、体现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人人都可以践行集体主义原则,都能够沿着道德层次的阶梯循序渐进地向更高道德境界攀登。

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当然,在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还要继续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邓小平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

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共产主义道德,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开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断涌现出许多具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先进人物,而且,对这些先进人物的广泛宣传和深入学习,已经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转变和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总是由先进分子倡导,影响到一般民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离开现实的道德状况,只谈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忘记共产主义道德的远大理想,只谈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的思想、文化、教育和道德水平,要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际关系的现实要求等等,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1、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道德规范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历史和现实表明,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往往取决于作为主干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度、信奉度和践行度。《纲要》概括、提炼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目的就在于使每一个公民对这些规范耳熟能详,身体力行。这在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在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具有新形势、新时代条件下的新的道德规定。比如,“守法”在以往不是作为明确的道德规范来界定的,《纲要》把“守法”确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有机统一。

3、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进行了新的扩展和完善。这是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易行,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深入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要考察它们的历史源流,也要结合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其的新的时代内涵。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大学生既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更应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纲要》不仅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提出“诚信“,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虽然是要求讲究信用的经济,但也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如果不加约束,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回造成经济活动中出现大量的失信行为,除了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和长处之外,更要注意发挥包括诚信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有效地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追求信誉,等等。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四)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浮躁心态,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等。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以抵制和改进。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标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是一对基本范畴,“荣”既荣誉,“辱”既耻辱,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荣誉就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奖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

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功能。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吧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认为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式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提出中国人民应该以热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一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通则强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不忘历史,牢记国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再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坚持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1、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 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2、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参考书目

1.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变现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6、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教学目的

本章分四节,对我国具体的法律制度进行概括式的介绍,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涉及法律知识面广,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法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国家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教学课时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 一、法律的词源

1、1、中国古代对法律的理解

古代的法字是“灋”由三部分组成的:古代的法字是“灋”(fa),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氵”,平坦之如水,喻示法象水一样平。“廌”(音zhi),据说是一种独角神兽又叫獬豸(xiè zhì),性中正,辨是非,在审判时被触者即被认为败诉或有罪,所以“击之,从去”。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这样解析:“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此兽羊非羊,似牛非牛,似鹿非鹿,也有人说它同麒麟相象。它的头上长着一支独角,锋利无比,故又俗称独角兽。獬豸有分别罪与非罪的本能,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见人争斗时,用它的一只角向无理、有罪的一方触去,是非曲直,立见分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神明裁判。“去”是对不公正行为的惩罚,一说判决把罪人从所在的部落、氏族中驱逐出去,于水上凛去(古代之流刑),一说交由神明判决,由神兽“触不直者去之”。

在古代文献中,称法为刑,法与刑通用。如夏朝之禹刑、商朝之汤刑、周朝之吕刑,春秋战国时期有刑书、刑鼎、竹刑。魏相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改刑为法。“刑,常也,法也。”“法,刑也。”这里的刑,出于井田,含有模范、秩序之意。因此,以刑释法,表明模范遵守法律(秩序)。刑,又指刑罚。《盐铁论》:“法者,刑罚也,所以禁暴止奸也。

在秦汉时,“法”“律”二字已同义,更合为法律一词。一般地说,法的范围较大,指整个制度;律则指具体准则,尤指刑律。

总之古代汉语中“法”有三种含义:规范、规则、模范秩序;公平;刑罚。

2、2、现代汉语中法律一此的意义

(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2)静态的法通常指法律规则、制度;

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过程。

3、3、西方学者对法的理解

权利、正义,一开始就与权利联系在一起。法是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法律则是有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行为规则。

二、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1、1、什么是法律

首先、法律是“行为规则”即规定人们什么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必须做。

其次、法律具有其他行为规则不同性,即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2、2、法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国家制定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在我国,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依据宪法,创制国家的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枫树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例如事实婚姻的确认。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什么是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机关,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为什么要依靠强制力?因为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们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不同时代产生的法律各部相同。例如封建时代没有网络法。

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规范,无规范则无秩序。根据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不同对法进行了分类:

1、1、奴隶制法律

奴隶制法的基本特征(1)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权;(2)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3)公开规定自由民内部的不平等地位;(4)长期保留某些原始社会规范的残余。

2、封建制法律

封建制法的基本特征(1)严格保护封建主阶级的私有财产权;(2)公开确认封建等级特权(3)采取极其残酷与野蛮的手段维护封建主阶级的统治(4)长期受到宗教与神权思想的影响。

3、资本主义法律

资本主义法的基本特征:(1)、确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推行契约自由原则、(3)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

法系:资产阶级法学家关于法的一种分类,指具有某种共同历史传统或共性的法律的总称。

民法法系的概念:又称为罗马法系、大陆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作为传统产生和发展的法律的总称。适用于:法、德、西、葡等及其殖民地。

普通法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普通法为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适用于英国及其殖民地地区。

两大法系的比较:渊源不同;法律结构不同;法官权限不同;诉讼程序不同

4、4、社会主义法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孕育阶段;确立阶段;初期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

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本质:阶级本质属性;法律制度是国家意志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法律制度的最终本质是为生产力发展;从社会作用层面看,法律引导各种事业顺利发展。

第二节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精神

一、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 1、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一个国家的法的阶级意志属性,同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法也必然是包括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及其他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2、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

反映在社会主义法中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一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各种民主渠道,集中人民群众中的正确意见形成的;是在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

3、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并把它上升为法律的重要意义

首先,保证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其次,是改进国家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

4、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

首先,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

最后,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性是由工人阶级和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所决定的。

二、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一)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不同于个别指引。个别指引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就具体人和情况进行指引,个别指引针对性强、具体,但完全依赖于个别指引则存在一些缺点: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会带来浪费;不适应系统化的社会管理需要;偶然性、个别性因素太大,缺乏统一性;缺乏确定性、安全感,因而容易导致人们的不稳定心理等等。规范指引虽然很抽象,存在针对性弱的一面,但是它能克服个别调整的上述缺点。它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指引分为:确定性指引和不确定性指引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法的评价不同于道德评价、政治评价等一般社会评价。这主要是取决于评价的标准和评价重点的不同。法的评价是用法的规范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和综合性的标准来评判人们的行为。法的评价标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是国家的一种最低要求,而其他两种评价的标准往往比法的要求高得多。法的评价可分为两大类,即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

前者是指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如法院及其法官、仲裁机构及其仲裁人员、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对人们行为所作的裁判或决定。其

特点是代表国家,具有国家强制力、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为效力性的评价。后者是指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其特点是没有国家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因此又称为舆论性评价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4、教育作用

5、强制作用

(二)法的社会作用(补充)

1、确认

以法的形式确认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包括:(1)确认社会主体及其地位和利益;(2)确认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职权职责)分配关系(3)确认与这些社会利益关系有关的方针、政策、原则、制度。

2、调节。

以法律手段调节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利益关系。(1)社会关系主体根据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2)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人们根据法律规定自觉、自行予以调节,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纠纷、违法和犯罪的出现;(3) 法对某种利益给予倾斜性、纠偏性保证,以求实际的公平、正义

3、整合。通过法的实施来恢复、修补被破坏的社会关系。(1)弥补因冲突给社会、给利益主体带来的损失,保证受害的利益关系的平衡;(2)强制违法、犯罪行为人及其他必须予以强制的行为人(如无过错责任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分配并保障新生的权利和义务。这主要体现在民事法律上。

4、制裁。法律强制手段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者,同进也预防社会关系受破坏。制裁一方面具有道义与法律上的报应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一般的与个别的预防性。

5、制约。法对权力和权利的制约主要通过:(1)职责、义务、责任的相应规定;(2)其他权利(权力)主体的权利(权力)或利益的对称制约;(3)法律程序对权利(权力)行为的制约;(4)法的监督机制的制约。

6、组织。

通过对社会关系、利益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确认,理顺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的关系和各项具体活动,从而组织一定的机构、活动和社会关系。

7、引导。

以法的纲领性、超前性特点为基础,引导社会关系朝着预定方向发展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1、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3、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4、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三、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1、法律制定

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2、法律执行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3、法律适用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4、4、法律遵守

守法,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在通常人们所讲的奉公守法中,守法的含义大多限于不违法,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或做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比如“奉公守法”这是消极的、被动的。但这里所说的守法,不仅包括这种消极、被动的守法,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法律。守法在法的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法的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的实施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 宪法的概述

1、“宪法”词意解读

(1)古代“宪法”(略讲)

“宪法”一词在历史上出现比较早。据学者考证,世界上最早的“宪法”一词使用于古罗马帝国的立法中,当时被称为“宪法”的法主要是指皇帝发布的敕令、诏书、谕旨等,当时的罗马帝国并没有概括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一切方面统一的书面形式的宪法。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也曾使用“宪”或“宪法”一词。如《尚书》中写到“鉴于先王成宪”;《国语》中写到“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管子》中写到“有一体之法,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上面介绍的这些情况可知:“宪法”一词由来已久,但古时候仅指某一方面的具体规范,完全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

(2)近现代宪法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如课文中所介绍,近现代宪法始源于英国,但英国的宪法由一些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惯例组成,没有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918年制定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于清朝末年也出现了“宪法”字样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

·近现代宪法含义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英语表达宪法的词语是“constitution”,其最初词义是规定、组织和结构。[1][1]近现代意义宪法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简言之,宪法就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精神,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二、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宪法与普通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法律的组成部分,都具有法的一般特点。但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普通法相比,宪法的有其显著特征。

(一)宪法的特征:

第一,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中央和地方关系、国家机构的设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的内容比较宏观、抽象;其他法律,如民法、刑法、诉讼法、婚姻法等,都是仅就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做出规定,只调整某特定方面的社会关系,其内容比较具体、细致。

第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宪法是国家其他法律立法的依据,是国家立法的基础。二是国家法律的内容不能同宪法相抵触,如果同宪法的规定不一致,法律要么修改,要么无效。

(小资料:中国《物权法》草案原计划在2006年提交全国人大表决,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上书中央称《物权法》草案中的某些内容违反宪法,从而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关于《物权法》草案的部分内容是否违宪的大讨论,并导致《物权法》表决的暂时搁浅。)

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有特殊的要求,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如我国1954年制定宪法的时候就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而其他法律的制定,则不需要成立这样的专门机构。宪法的修改,有着更加严格的程度。我国宪法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是母法、根本法。

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何区别?

内 容

效 力

制定修改程序

宪 法

全面、原则

最高(对普通法律、对任何人)

特殊

普 通 法 律

局部、具体

必须以宪法为根据、不得同宪法抵触,否则,修改或无效

一般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领导力量,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因此,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从法律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

第二,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指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对国家、国家机关与人民之间关系的确认。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主权,一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二是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保障公民权利原则。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本法中的基本体现,虽然1982年宪法没有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宪法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对基本人权的确认。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使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更加完善。

第三,法治原则。“法治”与 “法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词。在第七章第一节我们已对这两个词的内涵有所了解。“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法治”比“法制”的内涵更丰富。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最高权威,现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获得普遍的服从与遵守,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现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四,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指国家机关在处理国家重大事务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的意见,做出决策。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我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人大代表制度这种民主形式集中起来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统一的权利集中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从这一点看是集中的;同时,它又是民主的,其他国家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同样,中央和地方在权力的划分上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方面的制度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及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我国的国体

(1)什么是国体

国体,亦称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国体

提示 :

宪法第1条如实地、公开地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注意把握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三方面重要特征: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我国特点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3)爱国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点。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以何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实现其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的,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从我国宪法第2条、第3条的规定来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其他各级国家机关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并对它负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适合我国国情,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

·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便于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它是我国长期以来革命经验的总结,是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长期行之有效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团结各界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所谓多党合作,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吸收各民主党派人士就我国重大问题与共产党一同协商、讨论、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正确区分: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有本质区别

·三权分立制不符合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

·三权分立制有违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但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却决定了我们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

·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主要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根据地区实际,经批准对国家法律和政策进行变通;自主管理地方财政、经济建设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保证国家统一。

(五)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在保持全民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加以保护。

明确一个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为了繁荣市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生产力,而不是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概念辨析

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的自然人。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公民的法定资格。一般来说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是某国公民。

公民与国民、人民辨析:

公民与国民是同义词,只是使用上的习惯不同。我国自1953年《选举法》实施后就以公民代替国民的称谓。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主要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可以与外国人和法人(组织)相区别,而人民则与敌人对称;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有两层含义:

(1)权利是法定的,并受国家保障。

(2)权利的这种可能性可具体体现为一种行为状态,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两方面。

1.公民的基本权利 ( 详细内容)

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三大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平等权:这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主要表现为三种权利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

主要表现在: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权 :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

注意: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不仅仅是公民赖以生存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义务。

·文化教育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贡献。一个10亿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大学生应带头增强受教育的意识,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的规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特定主体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

是指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就尽的根本责任。

注意:

义务是一种法定责任,对公民的行为有法律约束力,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却不能放弃。

·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详细内容)

表现在6个方面: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实行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如何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理解和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主要把握两个点:

公民权利的相对性

我们首先应认识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1780年法国著名的《人权宣言》曾对自由下了一个较好的定义;“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为限制。”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宪法确立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的原则。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如宪法所规定的:“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对大学生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与普通公民相比,具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该深刻理解其含义并化为自觉行动。

五、 我国的国家机构

这节主要掌握一个问题:即我国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中是如何分配的,换句话说也即我国的国家行政机构体系。

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县级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比较辨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上下级人民法院是监督被监督关系;上下级人民检察院是领导被领导关系

※全国人大与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中央军委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②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特别注意

在我国,国家主席是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根据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并不能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第四节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邮寄联系的统一整体,既由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1、1982年现行宪法的通过。

2、1997年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2002年中国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2、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3、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4、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宪法为主导——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具体法律体系:(七个部门,三个层次)

1、1、宪法相关法

中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反分裂国家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2、2、民商法

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

民法是人们私人生活的基本准则之一,其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从一出生,就和父母之间形成了父母子女关系,就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我们到商店去购物,就与商店形成了买卖关系;我们完成了一项发明、出版了一本著作,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关系;某个自然人去世,就在其特定的范围的亲属间形成了财产继承关系。可见,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民法已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涉及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亲属和继承制度。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

思考: 如何评价拾金不昧?

《民法通则》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告诉我们拾金不昧不仅仅是公民在道德上的义务,而且是法律义务.

那么,拾金不昧交还时付出的费用是否有权要求失主支付?当然有权。若学生甲在归还皮包时花费了必要的车费,就有权要求学生乙支付。

商法: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主要包括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例如:《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

3、3、行政法

一般而言,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及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及调控,也称“公共行政”。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以及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设定、行使及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等。例如:《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4、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或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侵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

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统计、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例如《劳动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残疾人保障法》

6、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区分违法和犯罪?

犯罪的种类分为十大类:①危害国家安全罪;②危害公共安全罪;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⑤侵犯财产罪;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⑦危害国防利益罪;⑧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⑩军人违反职责罪。

7、诉讼与非诉程序法

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仲裁等方面的法律。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人民出版社2004年。

4、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5、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过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2、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在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人们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法法治观念,并在其支配下参与法治实践。大学生应当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正确区分人治和法治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它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人治是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所谓法治理念,是指对法治这一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观念和文化。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法治理念培育,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认识,确立了大学生应当树立的法治观念,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护法精神。

(二)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

一个国家数量众多的法律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内部协调的法律体系,就在于这些法律遵循或体现着共同的法律理念、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理念、精神最准确深刻的诠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要义,“公平正义”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机制追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都从不同的方面追求和体现着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等理念。因此,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把握法律的内在精神。

(三)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改造内心世界,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模式。首先,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意识。依法办事的意识越强,越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具有很强的行为指导功能,有助于大学生依法参与公共生活、实施法律行为。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爱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就是立法机关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可行性、有效性。二是严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权必由法出,不得法外执法、执法不作为和滥用执法权力,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四是全民守法,就是所有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自觉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二)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权保障观念,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执法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执法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时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维护人民权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上,时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有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法律主体地位,坚持以维护公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三是文明执法,执法的过程和方式符合法定要求,多运用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手段,做到仪容整洁、举止文明、态度公允、用语规范,克服执法的简单化、粗糙化、暴力化倾向,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支柱。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其中,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禁止歧视,坚持正当程序,才能真正做到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公正,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平正义的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合法合理,这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和载体;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主要表现为: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为:坚持合法合理原则,保证一切执法活动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社会公理;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保证所有法律纠纷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

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实体公正,事关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事关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裁判的过程和程序是否正当合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总之,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维护发展的重要基石,依法逐步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做到立法、执法公正并重,实体、程序公正并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落后,最终走上小康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大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保障和服务这个大局。

大局代表着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和主导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要求。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要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方向,具体工作要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准则,工作成效要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也要领导人民执行法律,同时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推荐重要领导干部,加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党的领导要求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规律,体现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

法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基础,其实现程度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为政治建设提供了权力运行的规则与依据。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求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讲法治与讲政治的统一。

(二)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与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和人民主权的原则,确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规定了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内在地要求全体公民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承载者,自觉受其引导,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三)系统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国内外法治的思想精髓和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现实结合,是科学、先进的理念。在内容构成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科学的有机统一体。“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五大内容,从不同方面反映和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证,每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

(四)充分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古老国家,人治传统源远流长,人治意识根深蒂固,制度和心理的巨大惯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只能是一个不断排除错误的、落后的、模糊的法治思想影响的艰难长期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能静止不变,必须渐进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也将更有时代性,更具规律性,更富创造性,不断借鉴与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广泛吸收、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性,才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始终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大学生应当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社会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充盈着各种各样的法律思想,有积极进步的思想,如民为邦本、以法治国、礼法并用、宽严相济、谨刑恤罚等,也有带有浓郁封建人治色彩的消极落后的思想,如君权神授、君主专政、严刑峻罚、权大于法等。中国这些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提供了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土壤,以及丰富的思想元素和文化资源。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不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伸,而是对其加以批判吸收,在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精华的同时,坚决反对和摒弃了封建人治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人民主权、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律平等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与汲取的思想和制度资源。但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价值仍然回应了当时当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的需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本国问题的理论思考,不仅具有阶级的局限,而且有强烈的时代以及地域(本国)的印记。就根本而言,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最初回应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秩序的重建问题,是为建立本国的统一市场、维护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秩序服务的。其最终关心的是本国的、特别是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努力以国家政治法律力量来推动本国在国际经济争夺和竞争中的优势。从政治上看,它首先关心本国的稳定和有效统治,充分利用法律调控来缓和国内各阶级、阶层、种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对外,资本主义法治及其理念在历史上曾经与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霸权主义相联系,与本国的战略利益保持和扩张相联系。即使其法治理念以普遍方式表达,抽象的代表了全人类的理想,但就这些思想之发生就针对的是本国问题,在其近代的传播中,也往往会服从本国长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和战略,并构成了本国国际竞争力之一。特别是到20世纪中期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逐渐由商品输出和武力征服转向了资本输出与意识形态产品输出,“法治”与“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一起,成为了资本主义全球战略,维系近现代以来西方主导世界格局、防止其他大国崛起的政治措施和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有历史的继承,但也有一些重大、根本的差别。重大差别的形成,并非简单的是法律思想、文化传统不同,甚至也不完全因为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不同;归根结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根本区别在于不同的法治实践回答的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治根本问题不完全相同,有些甚至有重大分歧。理解了这种不同,我们就应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应当相信我们的法治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是重要的,应当坚持以中国社会的法治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尽管不能神经过敏,但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政治警惕和政治敏感。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因此,党在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的同时、还必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绝不允许特权的存在。

总之,因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实行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并不矛盾,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要实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统一,必须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都统一于为人民服务,改善党的领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所谓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而人治思维方式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点是个体的人或少数人的感性,具有任意性和个体性或具体性。由于法律、权力、权利、程序是所有治国理政实践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一)法律至上

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理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

(二)权力制约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制权,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没有权力制约,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权力制约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权力制约,要求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法律具体而明确的授予,执法机关必须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

权力制约,要求有权有责。有权必有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法律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责任;二是被法律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力制约,要求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国宪法第27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受到监督。执法机关掌握着与公民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密切相关的执法大权,这种重要权力一旦被腐蚀滥用,将直接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必须要加强形式多样的监督,包括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权力制约,要求违法受追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体现。要完善对执法犯法者的严格追究机制。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才能切实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三)人权保障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具体的权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权的内容、实现程度和享受范围,都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法治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宪法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态度,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有效机制,明确列出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和法律体系加强人权保障。宪法有关人权条款的规定一般较为原则,因此各项人权保护的具体事项有待立法机关通过立法作出明确规定。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社会成员的权益问题,很容易发生损害或侵犯人权的现象。因此,行政机关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人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的人权保障状况。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它为解决私人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有效渠道,是纠正和扼制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有力机制,也是排除反人权的立法的重要手段。

法律尊重和保障的人权主要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特定群体的权利。

法律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所谓生存权,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应当享有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权,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括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凌辱,而且包括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发展权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力的综合。作为个人权利,发展权包括“每个人和所有人民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作为集体权利,发展权则指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自决权。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公民和政治权利是现代人权的核心,是公民享有人格尊严和实现充分人权的基本保证。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等;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权利以及批评、建议、控告、监督等民主监督权。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公平正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还规定了公民的一些诉讼权利和救济权利,如:刑事辩护权、聘请律师权,获得国家赔偿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等。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一方面要求执法机关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公民和政治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不受违法犯罪的侵害;另一方面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受执法机关滥用执法权力的侵害。

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是现代人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基础条件。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合法的私有财产权、继承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劳动权,休息权,男女平等权、男女同工同酬权,知识产权,社会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结婚和离婚的自由,从事和参加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等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就是要加强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立法、执法工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法律保障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对一些特定群体给予特殊保护,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包括保护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主要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不仅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享有一些特殊权利。这些特殊权利是法律基于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自身特点而给予的特殊保护。保障这些群体的人权,不仅包括保障其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包括保障其法定的特殊权利。

(四)正当程序

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一样重要。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程序是运送正义的方式。人们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程序的中立性。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程序的中立性,是指程序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程序的参与性。参与性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程序的参与性,是指利害关系人有机会参与到程序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实质性地影响程序的结果或结论。判断程序是否正当,还必须看这个程序是否充分赋予了参与各方的参与权,是否充分设置了其行使权利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救济措施。国家出台重大政策和重要法律增加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的程序,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人民群众充分参与,从程序和源头上确保公平正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先后向社会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婚姻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草案,让社会公众参与立法过程,其中《物权法》的制定历时13年,全社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吸纳民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8次审议,使这部关系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具有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在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控告权、陈述权、辩护权、公开审判权等程序性权利,也是实现当事人各方充分参与、确保程序公正的重要体现。

程序的公开性。公开性是正当程序的重要特征。程序的公开性是指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让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有效地防止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才能切实地增强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公信力。同时,程序公开也可保障公民对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工作知情权和监督权。比如,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可以自由查询国家档案和政务信息,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推行诉讼参与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等做法,都是程序公开的有效措施。当然,程序公开必须依法进行,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和界限,做到合法、合理、合情、适度。

程序的时限性。时限性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程序的时限性,是指程序不能无限地拖延下去,而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终结。以诉讼为例,任何一起案件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最终的裁判,诉讼程序就随着最终裁判的作出而终结。只有在合理的期限内及时作出正义的裁判,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义。

正当程序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能够克服立法执法司法者的随意性。实践证明,任何把公正的实现希望仅仅寄托于立法执法司法者良好的道德修养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借助制度的力量,建立分工明确、权力对权力、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以及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人们才能对立法执法司法的结果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公正的预期。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自由与平等、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一)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与法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当代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提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江泽民进一步提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的分类来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志。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与法治。

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只有人民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将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作为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民主只有制度化、法律化,才能持续、稳定、有序地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在民主和法治的国度,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机构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国家权力的配置、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重要官员的产生,都是公民行使权利益结果。因此,不是权力创造或批准了权利,而是权利创造和批准了权力。

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设立国家权力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为权利服务。权力服务于权利,不仅是要防止对权力的侵犯,更重要的是为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创造条件。

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法律所授予的权利是权利主体自主支配自己行动和财产的自治领域,是权利主体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的自由空间。国家权力不得随意侵入权利主体的自治空间,不得随意干预权利主体的行动自由。这意味着,权利为权力的行使设定不可逾越的界限。

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公民的权利就是国家的义务,公民通过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对国家机构及其公务人员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异化。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律问题的核心是法律权利与义务问题,法治思维是一种法律权利义务思维。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从两者的相互联系中去理解它们各自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首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种类及范围,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制约,以社会承受能力为限度。其次,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个表征利益,另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就此而言,它们是法律这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两者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与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第二,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在一个社会,无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怎样分配,不管每个社会成员实际享有的法律权利和承担的法律义务怎样不均衡,也不管规定权利与规定义务的法条数量是否相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总是等值或等额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法律权利的范围就是法律义务的界限,同样,法律义务的范围就是法律权利的界限。

第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由于秩序和自由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因而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对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但是,自由与平等之间既存在相容和一致的方面,也存在对立和冲突的方面。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观念,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

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每个公民既要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与追求,又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户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五)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在对待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的观念是“重实体、轻程序”。这种传统观念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头脑之中,也体现在执法司法活动中。社会反映的执法不公、司法不公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程序不公正引起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公正现象。与人们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在实践中,实体和程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法律体系两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实体法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的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得以履行和实现的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实体法和程序法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又相互包容。

二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法律公正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追求实体公正、不能以违背或破坏程序为代价,要防止只求结果、不要过程、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问题。强调程序公正,绝不意味着放弃对实体公正的追求,不能脱离实体公正搞所谓的程序至上或者程序优先,要避免只求过程不重结果。

总之,在对待以上几对关系和法治思维方式上,具体到实践中,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要求我们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律。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如果脱离法律来思考与处理问题,就谈不上什么法治思维。讲证据。法治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讲程序。法治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问题在法律领域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的。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治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程序问题。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除了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法制关波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报纸杂志等途径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按照法治的要求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是构成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应当指出,法律工作者使用的法律方法相当复杂,有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推理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认定事实的方法等。每一种基本方法又包括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以培养法治思维。

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治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大学生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法律实践:

一是参与立法讨论。我国中央或地方的很多立法都要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或者进行听证,大学生可以参与这些立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有关意见。二是进行法律监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提出批评、建议和申诉、控告、检举。大学生可以通过行使这些权利,进行法律监督。三是旁听司法审判。凡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案件,都允许公民旁听。大学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旁听法院的庭审过程,了解法律案件的审判过程。四是参与法律问题讨论。新闻媒体、互联网和其他机构经常组织有关法律问题的讨论,大学生也可以参加此类讨论,训练法治思维能力。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并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意味着: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和习俗等替代法律;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不断流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保障法律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对于执政党和国家爱机关而言,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一)推进依法行政

中国共产党既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要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不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而且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法律化,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提高立法质量

法律权威的树立,不仅靠保障法律实施的国家强制力,更取决于法律本身的合理性。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完善立法的任务仍然很重,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立法机关要继续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要探索公众有序参与立法活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立法座谈会、听证会、讨论会和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制度,建立健全公众意见表达机制和采纳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使立法更加充分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法律的权威不仅取决于法律的内容是否科学、公正、合理,也取决于法律能否得到严格、规范、公正的实施。行政机关作为实施法律的重要主体,负有严格贯彻实施法律的职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要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以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

(四)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机关是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机关。司法是否有公信力,直接影响到法律是否有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要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继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升法官和检察官的司法理念、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诉求。

(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维护法律权威,有必要在全社会加强法律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此外,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树立守法、护法的自觉意识。在法制宣传中,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使法律真正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学习思考

1.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有什么区别?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

阅读文献

1.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目的要求】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人品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为他们应对和解决走向社会、立业成家等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基础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案例导入: 没有信誉就不能生存

一位中国学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他毕业时成绩优秀,当他在德国四处求职时,却被多家大公司拒绝。于是他决定选择一家公司求职,没想到,仍然被拒绝。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带着困惑,小心翼翼地询问原因,没想到德国人给这位中国留学生看了一份记录,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三次逃票被抓住。中国学者还说:“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几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才生居然被抓住三次逃票,在严肃的德国人看来,大概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案例: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周围寝室同学无法正常休息,多次与他交涉无效,张某认为这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本章导言

人类的社会生活,大致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个领域,与之相适应,也就形成了各自领域的特殊道德要求与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海,乘船走了8天,从上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39天。今天,任何一个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7小时内,都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比较一下和私人生活的差别。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其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对别人产生直接影响和关系,是小范围的私事。它和公共场所不同。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主要指婚姻家庭生活。而公共生活则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

(一)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进入大学校门,都在不同领域内与“大家”、“公共”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大学生的成长是不能独立于公共生活之外的。

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出行方便了,活动范围必然也增加了。人们有时间就会出去旅游,国内外都很方便。周末去郊游,到公园玩,参观博物馆,商场购物,看电影、音乐会,健身去游泳馆,练瑜珈等等,来朋友、过生日到饭店。公共活动场所增加了,更多的人从家庭中走出来参与公共场所的活动,同样一件事情,你在自己家里可能是允许的,比如不讲卫生乱放东西,但是在公共场所就不允许了,因为它会影响别人。这是公共生活的社会性和其他人的关联性所决定的。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公共生活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它能为社会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在公开场所,例如银行、商场、超市、事故多发地带等随处可见摄像头,你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昔日的熟人交往转向了生人交往,社会对规范的要求增加了。传统的交往以血缘、地域、社会生活(同学同事)关系为主,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活动范围狭小。随着社会的进步,交往对象打破了原来的限制,要更多地与生人交往,要善于与生人交往,无论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公共秩序的构建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和工作单位,生活环境和交往对象比较固定,人们相互知根知底,对别人的性格、特点、人品等基本清楚,交往起来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当我们的交往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以后,交往的人群就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彼此互相不了解,对环境也有陌生的感觉。社会生活要求人们必须与陌生人打交道。然而,对什么人该相信,对什么人需要保持警惕?这是摆在刚刚步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人际交往的课题。公共生活的复杂性,要求大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观察社会、观察人。

对于个人人际关系的交往,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理论,他说人的交往是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里面的是核心圈子,主要包括你的亲属,这是你无法选择的,当然组成家庭的配偶是可以选择的。这个圈子是非常稳定的。第二个圈子就是你的好友圈子,比如要好的同学、同事、朋友等,这些人因为和你交往的密切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个圈子是会变动的,随着你经历的不同而有所选择。第三个圈子则是相识的人群,虽然不熟悉,但是通过各种关系或原因与他们相识。一个人交往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把第三个圈子的人有选择地纳入其第二个圈子的水平。这种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纽带,可以说各种各样的人你都可能遇到,这样必然扩大了你交往的选择性,这种选择往往是以兴趣、能力、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其交往的质量往往会更高,对个人的生活及其发展也会有更大的益处。这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突破熟人社会转向生人交往的益处。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活动内容和方式多样,以前简单单一,锻炼身体、打扑克娱乐,现在多了,看电视、上网、旅游、娱乐、参观。场合方式都变得多样,这也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要求,对公共设施的要求,满足人们的多样性。比如网吧的管理,它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后,虽然方便了人们上网,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安全管理,前几年一场大火使几十个人失去了生命,起因就是因为上网的少年想报复一下老板,结果烧死了25条年轻的生命。还有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公共活动的出现也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学生逃学,沉溺于网游难以自拔,有的甚至出现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

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公共生活,可以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处理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培养尊重他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精神。

以上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四个特征。我们了解了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下面核心问题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讨论: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性在哪里?这是本节的重点。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例子:墨西哥政治动乱。

2)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资料: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北欧小国芬兰列为全球最具年度竞争力国家,这是芬兰第三次名列第一。作为一个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竞争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我们距离这一点有差距,制假贩假,欺骗,三角债。不遵守社会秩序,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如网上购物,缺少诚信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是其造成的信任缺乏却影响到行业的发展。盗版光盘泛滥,造成很少有人敢投入生产正版光盘,如果效益好立马被盗版。所以大多数国内光盘生产是不敢投入的。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它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哪些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是个人收入的高低吗?有钱可以买房子、买车子,然后生活质量就会很好了吗?我们细想一想,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而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生活地区的治安状况,我们所处社会的安定秩序,如果大家离开住宅总是担心被盗窃,被抢劫,这样的生活质量能说是高的吗?如果大家出门坐车总是遇到争抢坐位,吵架,说话不文明等等行为,我们的心情能愉快吗?我们的生活能有质量吗?所以说,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和谐,收入的高低,还取决于公共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公共场所秩序的好坏。自从“911”事件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被大幅度降低,没有安全感了,过节时常常接到警报,地铁中也有广告:如果发现可疑物品请拨打111222。生活在这样的恐惧感中生活质量还谈得上吗?所以联合国的社会权利发展中提出首先摆脱贫穷和疾病,后来又提出摆脱恐惧感,追求安定感、幸福感。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从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入手,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模范。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典范。2005年,张家港再次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也是入选城市(区)中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在这些城市,道路通畅,没有道路堵塞,没有占道经营的摊位、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和乱七八糟的街头小广告;公共场所听不到污言秽语,看不到打架斗殴;街道上没有痰迹、烟头、纸屑和其他垃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泰坦尼克号中感人的一幕,就是在灾难来临时贵族们依然保持生命的尊严,有人恐惧和混乱,也有人依然演奏,或是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危机时刻的表现表明了人们的道德修养。此外911事件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非常有秩序,人们排队从电梯一侧往下走,消防队员从另一侧往上冲,互不影响,给盲人让路,妇女孩子得到照顾。表现出了一个民族整体的良好的文明程度。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何谓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让座,为何一些人不乐意?道理很简单,坐着比站着轻松,把座位让出去,失去的是乘车的舒适。但是,认真想想,这一“让”,得到的东西其实更多:得到了老弱病残者的感激,周围乘客的赞赏,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和风度,感受到帮助他人后自己内心道德的愉悦。

案例:“让座行为成另类,让座让到不敢让”

近日,张先生乘坐公交车去办事,当车停靠站时,一前一后上来两位老人,“当时我差点又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行为,因为如果起来让座的话,这就是我今天在这辆车上第3次让座了。”

原来,当天公交车上的乘客并不是很多,只有六七个乘客站着。“上车刚过了一站,就上来一个老大爷,由于我坐在靠前车门的地方,看见他上来就把座让给了他。”过了一会,这位老人下车了,张先生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没几站又上来一位老人。由于那站下车的人也不少,我想后边会有空座,就没起来。可这位老人上来停了一会就站在我旁边了,我回头一看已经没有空座,就又起来把座让给了他。”但这次不像上次那么自然了,张先生心里总有一种怪怪的说不出的感觉。“第三次想让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都盯着我,还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说什么‘怎么就显着你了呢,傻不傻呀’。”想到这些,张先生感觉好像自己的让座行为成了一种罪过,终于没有第三次站起来。

问题:根据“让座行为成另类,让座让到不敢让”的案例,请回答:如果你是那位张先生,你在这一过程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反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思考:1、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我们周围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公德,是爱心的表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3)爱护公物

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珍惜、爱护公物,能使全社会的公共财物物尽其用,用有所值。相反,如果社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应当像珍惜与爱护自己的心爱之物一样,精心保护公共财物。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负责任。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大学生应当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见课件)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

(四)环境保护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农大在校学生网络贩黄获刑1年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农业大学学生刘霄网络贩黄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刘霄犯复制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2岁的刘霄,2001年8月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刘霄掌握了不少网络方面的知识。2003年上半年,刘霄就开始上网。走进网络世界,他大开眼界,网上一些刺激淫秽的图片,不仅满足了他的好奇心理,也让他找到了挣钱的途径,于是用自己购买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制作网页,进而租用某公司的服务器,建起了“真实天空”、“激情自拍”等网站,有时一天的点击率达一万多次。公安部门在对网络贩黄进行清查时发现刘霄的网站上有淫秽内容,在他租用的服务器内发现了512张淫秽图片和2个视频文件,其中90张图片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2004年7月12日刘霄被公安人员抓捕归案,9月2日被依法逮捕。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刘霄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复制淫秽图片,其行为已构成复制淫秽物品牟利罪,依法应予惩处。检察机关的指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指控的罪名成立。

主审此案的刘法官告诉记者,刘霄的教训值得当代大学生很好地汲取,希望大学生们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感,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报效国家,报效社会,报效父母。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自有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职业道德如医学道德、教育道德、商业道德、体育道德、新闻道德等。

1、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P180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能否认同职业所联系的“责、权、利”,是否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全部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如果没有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而认同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因此,历来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是从职业认同入手培养敬业意识。例如,西方有些资本家很重视以“感恩意识”教育自己的雇员,强调职业是个人生活的来源,顾客是职工的“衣食父母”,决定着个人的福利和命运,因此要敬业畏业,敬业即是爱己。这种认同显然着眼于个人利益,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来看待的,“敬”的根源是“畏”。由知而畏,这与我们以为人民服务来教育广大职工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如果今天不努力工作,等着你的将是明天努力找工作,优胜劣汰同样是社会主义的竞争原则。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外在要求。社会主义的职业是人们个人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能否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取决于他追求什么,能否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如果一个人只把谋生当作职业追求,那么,他在职业中只不过是一个“挣钱的机器”,而不会有更多的价值和乐趣。在职业中,只有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才是人生光荣境界的标志,而贪婪、虚伪和欺诈则是人生的堕落与渺小。敢于应付职业上的困难和挑战,并能够战胜它、超越它,才是发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所在。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即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灵魂,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对于人民群众主人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我们的各项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为人民服务”本质是“人民自我服务”,即公民之间通过相互服务谋求共同的幸福。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都是被服务者,这里的职业分工原则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职业分工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有组织的做自己的事业。因此,在人的发展与事业的发展上,敬业即是自爱自强。“敬”的根据是爱,由“知”而“爱”,爱祖国、爱人民与个人自爱自强的统一,表现在“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上,这是社会主义职业观的精髓。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一)劳动法

《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适用范围是除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特种行业的保护)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者的权利 (见课件)

(二)就业促进法

促进就业的三个方针

(1)“劳动者自主择业”

(2)“市场调节就业”

(3)“政府促进就业

(三)劳动合同法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相应条款。P185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须鉴证或公证的,自鉴证或公证之日生效。

(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协商(非必经程序)——调解(非必经程序)——仲裁(必经程序)——诉讼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其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其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用人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

其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现实,完全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随着我国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许多原来由单位履行的社会职能正逐渐社会化。

求职择业的基本原则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社会的诸多因素和自身素质条件的制约,因而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成才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但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往往受社会时尚、利益因素、从众心理、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偏重眼前既得利益的实现,忽视自身成才发展的有利因素。事实上,成才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共同作用于人的。从人的职业适应性上来说,能否实现人职匹配,是制约从事职业活动的人能否成为人才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择业中,能否实现人职匹配这一科学性原则,关键在于其择业时是否能以事业为重。如果大学生择业不能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宜于自己的职业,把地区、收入等因素看得过重,即使能够暂时进入好的地区或高收入的单位,但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局限造成的不适应,或人生目标的单一偏激造成的奋斗动力不足,都会成为自身进步的阻碍因素。

因此,大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要分清主次和利弊,合理取舍,而主次利弊取舍的标准就是要把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成才的条件作为择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2)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择业不仅仅是个人对社会职业的选择,同时也是社会职业对个人的选择,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

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

一个人如果无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存在,无视社会实际的需要,一味地去“自我设计”,最终是“镜中月,水中花”,在实践中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对于当代大学毕业生来说,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求职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3)打下坚持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机遇总是垂青有充分准备的人。一个人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业层次。求职择业的准备从你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将伴随你的大学生活始终。因此,大学生应自觉地把大学生活同求职择业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

思维空间

A、本恩原来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研究所由于经营不善将其解聘。面对失业,他给一家大公司写信求职:“我有加州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我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上。”信很快被退了回来:请另谋高就。

本恩没有灰心,接着写了第二封信:“如果你们需要,我将竭诚为贵公司服务。”这封求职信也被退了回来:本公司暂不缺人,以后需要时我们及时与你联系。

接着本恩写了第三封求职信:“如果研究工作不缺人的话,我可以干冲洗汽车、打扫卫生之类的活,我会用搞科学研究的那种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去干好它们。”这封信发出去第5天,他就接到该公司的电话:“请你速来报到。”到职后,果然如他自己所承诺的那样,愉快地上任,冲洗汽车、打扫卫生非常认真,赢得了上上下下的好评。这时公司根据他的特长和学历,调他到研究机构工作,他如鱼得水,在新的岗位上很快拿出几项成果,为公司赢得了巨额利润。

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西蒙·福格在求职方面也创造过神话。他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为寻找职业来到了伦敦。他走进《泰晤士报》总编辑办公室,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也不!”“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那么一定需要这个了。”说着福格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字:“客满,暂不雇用。”结果,福格被留下来,干报社的宣传工作。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25年后,升至《泰晤士报》总编辑。

问题:本恩和福格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对我们求职择业有什么启示?

B、在一次创造研究会上,日本学者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别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曲别针有多少用途?”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上信雄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条子写道:“我发表一个观点,说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亿万个用途。”此人名叫许国泰,他论证曲别针由于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金属物它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道多少种反应;它还可以变成阿拉伯数字做各种运算,变成英文、俄文、拉丁文字母,表达所有语言能表达的东西。许国泰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人称为魔球现象。

问题:曲别针有那么多用途,我们的“用途”有多少种呢?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1)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2)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据说,最早的爱情诗是这样写的: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牵着你毛茸茸的小手,轻轻地咬上一口,啊!是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大学生的恋爱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少男不善怀春,哪个少女不善钟情”。爱情是大学生心中最圣洁的感情,也是一个难以处理的话题。我们关注大学生的情感,一方面赞叹它的纯洁美好,另一方面更要分析它对我们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我认为,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人生是有思考的,对爱情是有见解的。当他们决定要付出爱情,接纳对方的时候,我毫不怀疑他们的真诚。但是,不是因为真诚,就是正确的。由此在大学城中也相应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爱情“奇观”。

材料:大学城爱情面面观

A、【大学恋爱----12345678910】

一见衷情爱上你,两天之内搞定你,山盟海誓骗到你,死皮赖脸缠着你,舞厅里面搂着你,溜冰场里牵着你,漆黑夜里吻着你,八仙过海爱死你,九朵玫瑰送给你,十天之后要了你。

B、【某高校某男生宿舍门口对联】

上联是:无权无钱无学问;下联是:聊天聊地聊女人。横批是:无聊斋。

C、【大学生“爱情协议”摘录】

双方不得做对方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得以恋爱关系强迫对方成为自己婚姻的对象

协议期满根据两人相处的情况商议是否再续约的问题

……

D、【校园恋爱六等式】

高年级男生+低年级女生=惯例

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有高年级男生主动要求去接新生,比干什么都积极。几天下来,大一女生的人力资源也就被他们掌握了个八九不离十,评头论足选出“四大美眉”什么的,然后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先下手为强了。

在女生看来,高年级男生的呵护当然来得更为温暖、有力。这则等式在校园中应用最广,成功率也最高。

高年级女生+低年级男生=出位

女孩大于男孩这种组合近期越来越流行,可能是由于“明星效应”,有种出位的时尚感。

同班男生+同班女生=近亲

如果班花没有被本班男生攻克的话,就意味着本班男生整体素质的失败。若日久生情,同班的两个人谈恋爱会显得十分和谐,少了份浪漫的距离美,却多了份深厚的同学情,好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样。

校内男生+校外女孩=艳遇

这一等式中隐含着一个必须条件,就是女孩要长得漂亮,否则男生很难有毅力不辞辛苦舍近求远。

校内女生+校外男生=神气

对女孩来说,男友若是“社会上的”,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面子,这意味着男友阅历丰富,钱包鼓鼓,这当然是和学校里的男生相比而言的。

网络男孩+网络女孩+[学生公社]=浪漫

网上的恋人总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只能对着漆黑的显示器,猜测着对方的样子,加深了解的方法有:约她(他)去参加网上活动,试着去[学生公社]打打老虎,浪漫一下。

那么,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爱情和恋爱的呢?下面我是收集、整理的来自大学生中的爱情定义。

E、大学生的爱恋误区

误区之一:没有爱的大学生活是残缺不全的

爱情以其动人的魅力、绚丽的色彩使得无数少男少女心潮澎湃、春心荡漾。大学生是青年当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理想、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与强烈的自我追求,因此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憧憬就更加迫切。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火热的集体生活,再加上兴趣、专业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男女同学之间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爱的萌动是很正常的。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恋人们漫步于校园小径,互诉衷肠,是令人非常惬意的事情,由此也就形成了很多优美的傍晚风景线,着实给校园平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但是,事物也有着它另外的一面。我们常说:爱是水到渠成、随缘而至的。那些有过爱的体验的人是深有体会的。这就说明爱不能够强求,也无法强求。但现今的大学生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叫做:“没有爱的大学生活是残缺不全的”,似乎大学几年,没有能找个男孩或女孩“谈谈”、“玩玩”,填补填补内心的空白与寂寞,是一件很没脸面的事情。

“得之不足惜,逝去方觉贵”。只要我们回顾一下每个人为了跨入高等学府,在那炎炎的“黑色夏日”挥汗应考的场景;只要我们回味一下当年中学老师的殷殷期盼,体会一下做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情及任劳任怨的奉献,我们就会认识到:大学的恋爱生活尽管是美好的,但决不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努力学习倒是能够为未来获取真正的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必要的“内功修炼”。

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于大学生谈恋爱是既不提倡、也不反对,主张顺其自然,适当加以引导。而从学生自己来说,恐怕也应该持类似的态度。

误区之二: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

男女之间是否存在友谊,是否能够有意识地发展友谊而不“出格”,这是许多大学生朋友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肯定者和否定者都大有人在。

肯定者认为:友谊的范围是极为广泛的,男女之间建立在相互信赖、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友情是完全可能的;

而否定者则认为:所谓男女之间的理解与信赖同他们之间的互爱与缠绵是没有明确界线的,如果说有友谊,那也是非常一般意义上的说法,只不过是彼此熟悉一点罢了,而真正意义上的共知、共认,彼此心有灵犀的友谊是不可能有的。若有了,那已不是友情了,至少也已是爱情的萌芽。

那么为什么有人却把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之间的友情硬是与爱情划上等号呢,这里恐怕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整套封建纲常礼教,其中就有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这一条,即使在自己的家中,“男女大防”也是万万轻视不得的。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至深至广,加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有效统治,他们不遗余力地大加渲染推崇,并从制度上加以固化,因而长期以来中国女子(也包括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女子)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自己的自由生活天地,从而丧失了同男子一样参与社会、构筑各种社会关系的机会。在那样的社会中,她们同男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剩下的就是由婚姻所带来的夫妻关系了。而在这仅有的男女关系之中,她们自身也是完全不作主的。解放以后,虽然封建的礼教纲常被彻底地废除了,妇女同男子一样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了自己的充分自由,但封建余毒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这就给男女双方的交往投下了无形的阴影,阻碍了他们按照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是交往的男女双方自身的认识问题。由错觉而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进而采取错误的做法,由此导致了不良后果的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突出地表现在有的人没有很好地区分好感与爱情,他们错误地把彼此的好感等同于爱情。

如一位男生对自己邂逅的另一学校女生对自己的好感产生了错误的感觉,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思,于是“一见钟情、两地相思、三心二意、四肢无力、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颠八倒、九九(久久)回味、十分后悔”。由于他采取了凌厉的攻势,弄得那位女孩非常尴尬,最后不得不宣布与他断绝一切关系,使他“十分后悔”,连本来可以得到的纯真友谊也丧失了。由此例可见,一见钟情也仅仅是一种好感,而这种好感往往是从倾慕对方的容貌或某一突出点得来的,它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还需要思想、精神等深层次内容的共鸣。好感是建立友谊的很好基础,但爱情并不等同于好感。因为爱情“是两颗心以等量的相反动量相碰撞而停滞在一起的产物”,除了必要的感情冲动以外,它还需要相应的深入了解,人生观、志趣等方面的和谐一致;而好感却不一定有这些因素。

误区之三:涵盖整个天地的两人世界

当少男少女坠入情网、耳鬓厮磨、缠绵悱恻之时,他们往往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一个两个人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天地和世界当中,他们感受着爱潮的冲击,享受着互爱的芬芳与温馨。渐渐地,他们与周围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自习、到图书馆、进饭堂,他们双双对对,如影随形,而周围其他同学也习惯了他们的做法,看电影、踢足球、逛大街、搞集体活动,也懒得叫他(她)同行了,原因很简单,他(她)有自己的安排,他们有自己的世界。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当这些沉溺于热恋中的人们,一旦结束了其恋爱初期的迷乱阶段,以下的悲剧是时有所闻的:互相挑剔、彼此厌恶,以至于最终各走一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就人的本性来说,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灵魂深处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所认同。由于非常害怕孤独,因而每个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孤独,而摆脱孤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爱情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当一对男女相爱之后,他们便在这广大的世界中共同占据了一片小小的天地。这是一片精神的栖息地,一片心灵的家园。在这里,男女双方的灵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慰与净化。但是要明白,这片新天地的存在与扩展有赖于更广大空间的变化与发展。人类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他们有一种集体依存性,而亲情、友情、恋情则是人们这种依存性的表现与寄托。当一对男女把爱情当作生活的唯一内容时,他(她)在无形中就逐渐丧失了对于他们成长至关重要的友情。而由于友情的缺失,就使得当爱情出现危机的时候,没有可以补充与修正的余地,由此而至的是爱情花朵的枯萎与凋谢。

误区之四:美貌与金钱,不可更改的第一要义

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相应地跨入国门,对于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当中,崇尚西方的价值观念,效仿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颇有市场的。这些观念方面的变化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人们的婚恋观上,而少数大学生更是开风气之先。在今天的高校中,女大学生傍大款、傍老外,做有钱人的“生活小秘”,甚至抛弃学业甘愿被当作“金丝鸟”养起来,所有这些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种现象的泛滥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虽然说,爱情生活中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金钱有它的现实意义,但金钱的取得必须“取之有道”,无论怎么说,美貌与金钱的赤裸裸交易是对人格的极大污辱与亵渎!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选择自己的爱侣?这个问题如果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但概括地说,它不外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年龄大小、职业地位、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经济状况等。每一个人都可能对其中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有独特的要求,但怎样看待爱侣的道德品质、经济状况及外貌特征却集中地体现和反映了他(她)的恋爱观点和择偶道德。

恋爱婚姻是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任何人在这件事上都马虎不得。那些只注重经济状况良好及体态外貌姣好的人,其实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恋爱对象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道德品质与文化教养。

现在大学男生中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生活本该happy,无奈整天study,不如挣多多的money,娶个娇嘀嘀的lady,再生个白胖胖的baby”。其人生观的平庸、浅薄跃然纸上,拜金主义的烙印是打得很深的。如果说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也很刻苦,也有一定的出息,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为自己活得好”。当他们小有成就、略具经济实力以后,就开始把全部精力用在追逐漂亮女性及营造个人安乐窝上面了。他们信奉的口号是:“有钱就有幸福,有幸福就有爱情”。他们和那些十分看重金钱、地位的女子一拍即合,组成了外表看起来似乎和谐、美满的小家庭,但结果呢?

有这样一个实例:三个非常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大学时同班,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各自都按照自己的标准选到了意中人:甲找的是宾馆的服务小姐,乙找的是三资企业的打字员,这两位小姐天生丽质,身段、面容没得说的,不足之处是文化水平都不高;第三位丁找的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大家对她的共同评价是文静、善良、好学,但不漂亮。毕业时三位好友聚在一起,推杯换盏之际,前两位小伙子对这位“帅哥”居然爱上那么一个“小不点儿”大惑不解,而这位小伙子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凭的是感觉,我打心眼里喜欢她这个人儿”。时光荏苒,转眼六年过去了,他们都很快地组成了各自的家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太太在某酒店聚会。席间,前面的两个小伙子“傻”了,他们分明感受到了“丁”太太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样的优雅得体、气质非凡,而岁月的流逝似乎并没有给她的容貌带来什么变化,只让人强烈地感觉到其身上洋溢着成熟的女性之美,这些都和他们的太太形成很大的反差。私下一沟通,甲乙两位先生抱怨不迭:“没办法,没法沟通”,“没有什么话说”,“只知道描眉扑粉,哪知道越打扮越俗气”。只有“丁”先生悠然自得,说:“我们还是很谈得来,她也很体贴”,羡慕得甲、乙两人不断地唏嘘感慨:“哎,还是你的感觉对,早知如此,我们何必当初,为了一张不能当饭吃的脸蛋,我们可是吃尽了苦头,现在是哑吧吃黄连,有苦也难说啊。”

其实,类似以上例子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的,讲来讲去还是一个择偶标准问题,是一个价值追求问题。我们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个人都是十全十美的,因而我们必须不断的选择、取舍,对待爱情更是如此。

误区之五:恋人不成成仇人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恋爱之花能够结出理想之果,但结果并不能尽如人意。当恋爱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以后,一方或双方感觉到两者并不十分适合,从而宣布中断关系,这就是失恋。勿容置疑,失恋带给人们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那些深陷爱河而不能自拔、感情比较脆弱而又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失恋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可以说陷得越深则痛得越切。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如今的大学生中,恋爱不成、仇人相对的现象绝对不是个别的。我们已经耳闻目睹太多由于失恋而产生的诬陷、诽谤甚至毁容、情杀事情的发生。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当事者没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没有博大的胸怀与坚强的毅力。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别人不爱你,不管这原因多么复杂,但这是他(她)的权利。要么他(她)没有很好地认识你,要么觉得你不是他(她)喜欢的类型。总而言之,当分歧产生并不可挽回的时候,首先应该清醒的是要面对现实。恋爱不成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够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则未尝是坏事。经历过深刻失恋痛苦的人也会更加懂得真情的可贵,同时认识到只有自我的不断完善才是通向爱情之路的最佳捷径。“花香自有蝶舞”,道理即在其中。

那些真正的、有事业心的青年,他们能够做到失恋不失志,他们心胸宽阔、豁达容人。尽管他们可能一时意志消沉,但他们最终站起来了,因为他们懂得,爱情虽然美好,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一次爱的失败,并不等于就丧失了所有的机会。在新事业的奋斗中,自己的自信心将会逐渐地增强,因失恋而受损的自我价值感也会重新得到修正,这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逆境中的奋起更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也为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创造最好的条件。

有一位大学生是这样看待失恋的:“首先得承认自己失恋了,然后让自己的心情好好地放个假,当自己不小心又想起他(她),就在心里面画个‘×’,而治疗的办法与感冒相同,多喝开水,换一个环境”。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是一种消极的方法。积极的办法是在经历一无所有的感觉以后,用自己的事业与生活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人生处处有情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许,失去的是一个恋人,而得到的却是一个新世界!

总之,爱情王国的恩恩怨怨是很多的,对待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能够很好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风貌与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千万马虎不得的。

以上集中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可能出现的几大误区。此外还有诸如:“宁求‘轰轰烈烈’,决不‘小桥流水’”,“男的不坏,女的不爱”,“浪漫的感觉是爱情的灵魂”等,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讲解,请同学们自己思考。

课堂提问: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所谓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1)尊老爱幼。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健康,让老人有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是尊重人类历史,尊重前人劳动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是民族繁衍和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而抚养子女,教育后代,这不仅是父母所必须共同承担的法律义务,而且也是一种应当共同履行的道德责任,切实履行这一应尽的道德义务,其关键在于“爱”和“教”两个字,也就是说要把抚养和教育结合起来。

(2)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夫妻和睦相爱,在家庭交往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由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另外,男女不仅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平等的。夫妻之间,兄妹之间在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享受权利等方面也应该是平等的。

(3)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这些很好理解不多论述。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一)婚姻法

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这些内容就是调整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为了保障婚姻自由原则,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当然,社会主义的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

(2)一夫一妻原则:一切公开或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是违法的。

(3)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负有平等的义务。

(4)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原则:妇女、儿童和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强调对他们的保护,对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有特殊意义。

(5)实行计划生育原则: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6)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P197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1、结婚的实质条件

结婚的法定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1)结婚的必备条件

首先,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者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其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法律准予结婚的最低年龄。《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凡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再次,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婚姻法》第2、3条对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作了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必须双方都无配偶。

(2)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禁止一定范围内的血亲结婚。《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是基于社会伦理道德、优生优育等因素的考虑。

②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婚姻法》规定:男女一方或双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或暂缓结婚的疾病时,禁止或暂缓结婚。

2、结婚登记机关和程序

结婚登记是我国公民结婚的法定形式要件,是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定程序。办理结婚登记的机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P198

结婚登记程序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婚姻,产生了家庭,形成了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1、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指由合法婚姻而产生的男女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家庭的基础和核心。从法律上讲,夫妻关系包括夫妻人身关系和夫妻财产关系。

⑴夫妻间的人身关系

夫妻人身关系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身份、地位、人格等多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夫妻关系的主要内容。

⑵夫妻财产关系

夫妻财产关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夫妻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夫妻一方的财产所有权和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所有权;夫妻间相互扶养的义务;夫妻间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采取了法定夫妻财产制和约定夫妻财产制相结合的模式。

2、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也称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血亲形成的性质,可分为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P198

(1)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3)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有抚养或赡养的义务。

我国《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扶养的义务。”

(2)兄弟姐妹之间有抚养义务。《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由兄、姐抚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离婚的方式与后果

婚姻法既保障离婚自由,又反对轻率离婚,保护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女方和子女的利益。

1、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中有两项特殊保护制度P199:①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2、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是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表现在夫妻关系解除,但离婚对父母子女的关系并无影响。

(1)离婚时的财产分割

离婚时,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在保护女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不得损害财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原则下进行处理。

(2)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P199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①重婚的;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③实施家庭暴力的;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二)继承法

继承的方式有四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

一般情况下,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遗嘱继承,而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又高于法定继承。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定义: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见P200)

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的主要表现(3点)P201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定义: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大学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2、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修养

3、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我扬弃

总之,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自身生活放置于具体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中去;要从自身的道德行为中体味道德,内化道德。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二)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1) 学思并重的方法

(2) 省察克治的方法

(3) 慎独自律的方法

(4) 积善成德的方法

(5) 知行统一的方法

(三)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案例: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

洪战辉,2003年考取湖南怀化学院。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

从读高中时,他就把这个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地方上学。

12年困境的风吹雨打,12年如一日的责任担当,12年从未懈怠的自立自强,使洪战辉的故事永远定格在了2005年。洪战辉的事迹为何如此让人感动?在他身上到底蕴涵着怎样的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

从“自强不息”到“自尊自爱”,从“坚守责任”到“永不放弃”,再到“笑对逆境”,洪战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种感动。

感动来自他强烈的责任意识。洪战辉的困难可以用悲惨来形容,但他平静地接受了个人的环境,冷静地面对落在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想的更多的是对家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为人子,他孝敬父母,毫无怨言地挑起生活的负担;为人兄,他坚守责任,悉心呵护幼小的妹妹;做学生,他刻苦学习,掌握了真才实学、一身本领。

感动来自他不屈的自强品格。洪战辉在逆境中不自弃、不绝望、不自卑,慨然与惨淡的命运搏斗抗争。艰难困苦并没有压弯他的脊梁,却砥砺他坚强地面对生活,靠奋斗改变命运,赢得人们的尊敬。洪战辉的那种在困境中不言放弃的韧性,那份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执著,让他具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感动来自他宽厚的仁爱精神。他爱家庭,爱兄妹,爱生活,爱社会,爱祖国,这种爱深沉而又具体,根植于中华大地,成长于中原热土,展示了人格光辉,塑造了精神品质。他始终以仁爱之心、感恩之情,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责任,自强,仁爱,既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蕴涵着现代文明的时代特征,洪战辉之所以“感动中国”,原因正在于此。当然,对于后来者,仅仅感动是不够的,关键是感动之后要行动。绝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感动一阵子,麻木一辈子”、“感动泛滥、行动少见”。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高的群体,应当以洪战辉为榜样,自觉继承、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略)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学思维是法学家在研究法律现象时所持的思考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和方法。)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P204

1、讲法律

2、讲证据

3、讲程序

4、讲法理

(三)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